中农兴业网团旗下网站·中国农业百强网站(科教文化类十强)
用户名: 密码:   注册帐号 忘记密码?
当前位置: 中国农民网 > 农业生产 > 农业百科 > 豆丹人工规模养殖行不通 返回首页

豆丹人工规模养殖行不通

时间:2012-06-19 09:28来源: 作者:收藏

     豆丹,学名豆天蛾,俗称豆青虫,是一种常见的豆田害虫,幼虫以啃食豆叶为主,体型与蚕相似。据了解,豆丹是江苏灌云最具代表性的地方特色产品之一,被誉为“国内少有,苏北仅有,灌云特有”的美味珍品。2005年灌云县豆丹年成交量8000吨,全县豆丹相关产业效益达到1.8亿元。
行情看涨 需求增加
灌云县主要从事豆丹产品收购、加工的玉柏旅游食品厂负责人殷玉柏告诉笔者,灌云本地的豆丹资源其实很有限。目前该厂生产所需的豆丹原料90%需要去湖南、安徽等地收购。随着豆丹行情看涨,豆丹的需求量日益增加,市场前景十分乐观。
殷玉柏说,豆丹的收购时间一般从8月开始,持续到11月底结束。8月中下旬是豆丹大量上市的时间,收购价格相对偏低,平均在12-14元(公斤价,下同)。6月下旬至7月初的时候,豆丹上市量少,收购价格较高,能达到100-120元,7月中下旬至8月初收购价为40-60元。至12月的时候,豆丹市场活虫零售价在34-36元。
目前没有人工驯养成功先例
豆丹价格如此之高,农民是否能像养蚕一样养殖豆丹呢?笔者分别咨询了江苏省昆虫学会常务副秘书长张家兴和灌云县植保站站长陈洪新,得到了人工养殖豆丹技术未成熟的一致答案。张家兴说,豆丹发生有很强的季节性,在江苏1年只发生1代,一般在7-9月。豆丹抗药性很弱,自然死亡率极高,在80%-90%,目前没见有豆丹人工驯养成功的例子。灌云县植保站研究表明,豆丹具有自残性,即豆丹群体间会互相残杀,因此目前的技术条件下不可能实现像养蚕一样的大规模人工室内养殖。陈洪新站长表示,目前豆丹养殖实际上只能局限于自然条件下的人工放养和采收,产量十分低,不能称之为真正意义上的人工养殖。 (记者 佚名)

分享到:
    
------分隔线----------------------------
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友情链接(按推荐调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