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农兴业网团旗下网站·中国农业百强网站(科教文化类十强)
用户名: 密码:   注册帐号 忘记密码?
当前位置: 中国农民网 > 农业生产 > 农业百科 > 病毒性出血症免疫失败原因探析 返回首页

病毒性出血症免疫失败原因探析

时间:2012-06-19 09:28来源: 作者:收藏

    兔病毒性出血症(简称RHD),是由兔病毒性出血症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接触性、败血性传染病,其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是兔的烈性传染病之一。该病至今尚无特效的治疗药物和方法。在养殖生产中主要依靠接种脏器组织灭活疫苗进行预防,保护效果可靠。然而笔者在近几年的兔病临床诊断中,发现兔病毒性出血症病例在免疫兔群中仍时有发生,探析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不按免疫程序接种
  免疫接种是预防本病的有效手段,而良好的免疫程序是有效防止本病发生的关键。笔者发现,发生兔病毒性出血症病例的养殖户在免疫接种时存在以下几种情况。
  1、免疫接种过晚有的养殖户认为只要种兔免疫好了,不需要再对仔兔进行免疫,因而在繁殖前对母兔进行了1~2次免疫接种,仔兔出生后直至3月龄仍未对仔兔进行免疫接种,致使兔群暴发本病。
  繁殖前对母兔进行免疫接种,不仅可使母兔产生坚强的免疫力,而且哺乳仔兔可通过吮吸初乳获得免疫球蛋白,使仔兔获得被动免疫,这对保护新生仔兔具有重要作用,但是这种保护作用是有限的,大约仅能维持一个月左右。当保护期过后,如不及时进行疫苗接种,遇到RHD病毒侵染时,便会造成本病的暴发。
  2、免疫接种过早有的养殖户认为免疫接种越早越好。在仔兔出生后一周内便接种疫苗,以后不再进行免疫,其结果是没能很好地防止本病。
  这种免疫接种很显然忽略了母源抗体的影响。仔兔从母乳中获得的母源抗体,在保护其不受相关病原侵染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但母源抗体会抑制新生仔兔合成重要的特异性抗病毒抗体,从而影响疫苗预防效果。因此,对仔兔进行免疫接种,应在断奶后进行,而不是越早越好。
  3、接种量过小或过大有的养殖户为了减少疫苗费用开支,虽然进行了预防接种,但接种量过小;还有的养殖户嫌一次次接种太麻烦,索性一次接种大剂量疫苗。其结果是,免疫后仍然发生了RHD疫情。
  免疫接种时,抗原用量的多少对免疫效果影响很大,原因是机体免疫水平的高低,与接种抗原量有很大关系。疫苗如果接种抗原量过小,则刺激机体产生的抗体量就少,持续的时间短,免疫效果不佳;反之,如果接种量过大,超过了一定的限度,则会抑制机体抗体的形成,出现免疫麻痹,免疫效果也不理想。
  4、疫苗接种方法不当有些养殖户接种疫苗时图方便省事,把要求颈部皮下接种的疫苗进行饮水或其他途径接种,结果是没有达到应有的免疫效果。
  免疫接种时,同样的抗原由于进入机体的途径不同,其在机体内停留的时间及接触的组织也不一样,因而产生的抗体滴度也相差甚远。本病免疫接种一般都是采用皮下接种,既可持续刺激机体产生足量抗体,又不至于引起明显的副作用;而当采用饮水免疫使疫苗通过刺激消化道黏膜作用于机体时,仅能使黏膜下的淋巴组织产生很少量的抗体,故而不能有效地防止本病的发生。
  二、疫苗质量不合格或保存不当
  目前市场上出售的疫苗,质量参差不齐,有的单位或个人在生产疫苗时,不严格按照疫苗的生产规范去操作,如不检测脏器病料中病毒的血凝效价,不检测疫苗的免疫保护率,不检测接种疫苗后机体产生抗体的消长规律等。更有甚者,有些不具备疫苗生产资质的单位或个人也偷偷从事疫苗生产,这些疫苗的免疫程序很难确定,免疫效果当然也不理想。
  另外,还有部分养殖户虽然购买的是信誉好的生产厂家的疫苗,但由于受条件所限没有按要求温度(4~8℃)进行贮存,而是存放在较高的环境温度(28~35℃)下,这样保存的疫苗虽然没过保质期,但已失效或效力不够,致使疫苗接种后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三、接种时不考虑家兔的体质状况
  部分养殖户是按照正规疫苗标签上说明的免疫程序进行预防接种的,但在接种时没有考虑家兔的体质状况,因而影响了防疫效果。
  家兔的营养及体质状况对免疫效果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一般体格健壮和饲养管理条件良好的家兔,接种疫苗后可产生坚强的免疫力;而体质弱、有慢性病或饲养管理不当的家兔,接种疫苗后机体产生的免疫效果就差一些。原因是家兔如果营养不良,往往会降低抗体的产生和吞噬细胞的吞噬功能;缺乏维生素A,皮肤黏膜容易发生感染。因此,平时应加强家兔的饲养管理,增强机体的免疫力。
  四、联合疫苗的使用
  部分养殖户在预防RHD及其他传染病时,是按正规疫苗标签上的说明接种了二联或三联苗,但在保护期内仍发生了RHD。
  预防接种时使用联合疫苗,可一针防二病或三病,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但在安全性和免疫效果方面,联合疫苗要比单苗差一些。
  综合以上免疫失败的原因,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规范:一是要加强家兔的饲养管理,家兔防疫应在正常的饲养管理条件下进行,尽量避免转窝、更换饲料、气候突变等应激因素的影响;二是要选用质量稳定的兔病毒性出血症脏器组织灭活疫苗足量接种;三是在具备从业资格的兽医指导下选用合格的免疫程序与接种方法。
  (河南科技大学李松彪张许科)(记者 佚名)

分享到:
    
------分隔线----------------------------
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友情链接(按推荐调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