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山东省定陶县某养兔场发生了一种病兔以耳痒、歪头为主要特征的疾病。根据发病情况、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及实验室检查,综合分析确诊为兔链球菌病与痒螨病混合感染。经采取有效的综合防治措施,使病情得到控制,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1、发病情况
该养兔场共养獭兔165只,病发当日,畜主发现多数兔出现耳下垂、摇头、搔耳等症状,有两只兔出现歪头、倒地、转圈、抽搐等严重症状,很快死亡。畜主当日用“兔癣一次净”给患兔进行了耳内涂擦。第2天,又有6只兔死亡,于是送我中心动物医院诊治。
2、临床症状
病兔体温升高,精神沉郁,食欲减少,呼吸困难,间歇性下痢。多数病兔耳根部红肿,耳下垂,不断摇头,用脚搔耳朵,外耳道内有多量黄色液体流出,最后形成痂皮,呈纸卷状塞满耳道。重症病兔倒歪头、倒地、转圈,最后抽搐死亡。
3、剖检变化
剖检8只病死兔,发现病死兔耳根部肿胀,外耳道内有干酪样渗出物形成厚的纸卷样痂垢;皮下组织出血、水肿;肝、脾脏肿大;气管黏膜充血,气管内有黏液;肠系膜淋巴结水肿、充血、出血;肠黏膜弥漫性出血;膀胱黏膜充血。
4、实验室检查
寄生虫检查
消除病死兔耳垢,刮取外耳道上的皮屑,置载玻片上,滴加一滴10%KOH溶液,待皮屑软化后,加盖片400倍显微镜下观察,见有浅褐色卵圆形虫体,假头后没有垂直刚毛,足细长。雄虫腹面末端有两个大结节,上面各有数根长毛,腹面后部有两个性吸盘,第4对足特别短,没有吸盘和刚毛。雄虫前3对足和雌虫第1、2、4对足较长,吸盘长在一个分3截的柄上,雌虫第3对足上各有两根刚毛。据此可确诊为痒螨。
细菌学检查
将上述病料分别接种于血琼脂平板和普通琼脂平板上,37度恒温箱中培养24小时。结果血琼脂平板上细菌生长良好,形成圆形、透明、灰白色、中间隆起、露珠状小菌落,菌落周边有明显β溶血环。而普通琼脂平板上细菌生长不良。挑取菌落涂片镜检,可见单个或2~5个链状革兰氏阳性球菌。
药敏试验
用常规纸片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该分离菌对青霉素、氨苄青霉素、恩诺沙星高度敏感,对链霉素、磺胺嘧啶中度敏感,对卡那霉素、庆大霉素不敏感。
根据发病情况、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实验室检查,可初步确诊为兔链球菌病与痒螨病混合感染。
5、防治措施
全场立即封锁,隔离病兔,用1:2000百毒杀溶液每日1次对圈舍及周围环境喷洒消毒,并洗刷饮水用具,焚毁死兔及陈旧的垫料、粪便。
同群无症状兔按0.2毫克/公斤体重皮下注射阿维菌素1次;青霉素按4万U/kg体重肌肉注射,每日2次,连用3天。
对有临床症状的病兔,青霉素按4万U/kg体重肌肉注射,每日2次,连用7天;用阿维菌素0.2毫克/公斤体重皮下注射1次,10日后重复用药1次;用棉球蘸取生理盐水浸软病兔耳垢,然后轻轻清除,用兔癣一次净反复涂擦耳廓及耳道,10天后按同样方法再给药1次。经采取上述防治措施,1个月后该兔场再未发现新的病兔,病兔逐渐康复,完全控制了该病的流行。
6、思考
兔的链球菌病与兔的痒螨病均可导致兔歪头、抽搐等症状,在诊断时往往容易忽略多种病原体的存在,造成漏诊、误诊,延误治疗,导致不必要的损失。所以,在发生疾病时一定要注意综合诊断,必要时进行实验室检验非常重要。(山东张海明田兰俊)(记者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