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农兴业网团旗下网站·中国农业百强网站(科教文化类十强)
用户名: 密码:   注册帐号 忘记密码?
当前位置: 中国农民网 > 农业生产 > 农业百科 > 施肥的五大基本原理(一) 返回首页

施肥的五大基本原理(一)

时间:2012-07-05 17:15来源: 作者:收藏
在农化服务中,不管测土施肥还是平衡施肥技术,不管是掺混肥还是中微量元素肥的配方,都离不开传统施肥的五大原理是基础。这是施肥实践的科学总结,也是合理施肥的理论依据。


养分归还学说:19世纪由德国化学家李比希提出,植物仅从土壤中摄取其生长必需的矿物质养分,从而土壤中所含的养分将越来越少,这就必然会使地力逐渐下降。要恢复地力,就必须归还从植物土壤中带走的矿物质养分。所以,为了持续增加产量就应该向土壤施加肥料。这就是我们为什么要施肥。


最小养分律:李比希提出,决定作物产量的是土壤中相对供应量最小的养分因子,产量在一定限度内随这个因子的增减而变化。也可用木桶理论来解释:木桶盛水量决定于最短木板的高度。


要提高作物产量,必须首先找到影响产量的限制因子。大量施用氮、磷、钾就会出现中微量元素供应不足的现象,一种限制因子克服了,另一种因子又会发展成新的限制因子。产量提高的过程实际上是不断克服多种限制因子的过程。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提倡平衡施肥的概念。


最适因子律:德国学者李勃夏认为,作物生长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每一因素的变化范围很大,而植物对某一因素的适应范围有限,只有各因素条件都处于最适宜作物生长的范围时,才能获得最理想的产量。这就要求我们科学施肥。如图一,显示了养分供应量与植物生长量的一般关系。(张弛)

分享到:
    
------分隔线----------------------------
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友情链接(按推荐调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