旱地地膜秧的健壮标准:茎矮、叶不披,无病苗、整齐、根多短又白、适龄带分蘖。为达到上述秧苗标准,在育秧上必须抓住以下几个环节。
一、实用技术
⒈土壤选择
选择北风向阳、土质疏松、土壤较肥、 PH值4~5、杂草少、管理方便的地块, 冬季种蔬菜或绿肥的地块。旱地不足,也可选用质地较砂的田块,冬翻冻坯后作旱秧床。
⒉施足底肥
底肥以有机肥为主,增施磷钾肥,其比例是1:1.3:1.5,即每亩施腐熟人蓄粪20~25担,磷肥35 ~40kg,氧化钾5~7.5kg作底肥,做到匀施和分层施相结合,有机肥早施深施;钾肥在播种前6~7天
作中层肥,磷肥作表层肥。
⒊调整土壤PH值
偏碱土壤,施用酸性肥料,在播种前15~20天,每亩施硫磺1--2kg。另外,在秧床上喷施敌克松,防治秧苗立枯病。
⒋精细整地
要求深耕16--20cm,拣净杂草,表土整细整平。在播种前6~7天整好地,使土沉紧,按1.3~1.5m 开厢,采用小拱覆盖,厢面呈茶盘型;平铺覆盖,厢面呈龟背形,以利雨后排水。开厢要均匀,沟
要直,沟宽20~23cm,深6~10cm。
二、种子处理和催芽
①品种选择。一般早、中稻品种都适宜于旱地地膜育秧,杂交稻交果更佳。
②种子处理。播种晒种2天,用1%的盐水选种,再浸种消毒。
③催芽。要求芽齐短壮,以破胸露白播种为宜,便于更好地出苗扎根。
三、提高播种质量
⒈适时播种
最佳播期,是以当地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0℃后,抢晴天播种。具体播种期还要因茬口、品种特性和天气不同而异。
⒉稀播匀播 是壮秧的关键,也是克服旱地秧穗短粒少的重要措施 具体播量要因品种和叶龄不同而定,杂交稻一般亩播8~10kg,常规稻一般亩播20~25kg,小苗应密, 中苗苗应稀。
⒊湿润播种
播种前土地要充分淋湿,播种后盖一层土杂肥或细黄土,用木板轻轻压一次,使种子与土壤紧密结合。要求盖种均匀一致,盖后再淋水,确保苗全苗齐。
四、覆盖方法
①小拱覆盖。在播种后,按0.83~1m距离用小竹片作拱,拱高16~20cm,在拱上盖膜,4 边用土压紧保温,上面用绳子加固,防风吹动。
②平铺覆盖。在盖土杂肥或细土之后,上加少量稿秆作隔层物,将膜平铺秧厢上,4周用土压紧保温。
五、秧床管理
⒈密封期
播后3~4天为密封期,这段生态条件要求高温高湿,即土壤保持湿润,温度最高不超过40℃,如土壤干燥应淋水,膜内温度达40℃时,应揭膜通气降温。
⒉通风换气期
秧苗出苗至揭膜前为通风换气期,膜内温度应控制在25~28℃为宜,到32℃应揭膜降温。小拱覆盖,应揭开两头通风,下午晴天可以不盖,炼苗,阴雨低温天气,应盖好膜保温。平铺覆盖,在晴天
上午10点揭膜,放到沟边,下午4点再盖好。
⒊揭膜期
秧苗到2叶1心或3叶1心时揭膜。揭膜时应淋水以防青枯。以后应及时淋水,防止秧床土发白,在拨秧前应把水淋透。揭膜后2~3天,应及时追肥,每亩用尿素3.5~4kg。移栽前6~7天看苗施送嫁肥,
每亩用尿素2~3kg。 还应注意防病、防雀、防鼠等工作。
- 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
全国三农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中农兴业工程指定网站•中国农业百强网站
中国农民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4-2017 nmwwt.or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1019690号-21

联系邮箱:nongmin212@163.com 联系电话:010-56021286 18610056221 18612925535
业务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