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农兴业网团旗下网站·中国农业百强网站(科教文化类十强)
用户名: 密码:   注册帐号 忘记密码?

杜仲

时间:2013-09-17 09:50来源: 未知作者:曙光收藏

  1. 推荐的优良品种(类型):粗皮杜仲和光皮杜仲,依可供药用和提胶的内皮重量和厚度比较,以光皮杜仲为佳。

  2. 苗木繁育技术:播种育苗可在冬季或早春进行,采种母树应选择生长发育健壮、树皮光滑、未剥皮利用的20年生左右壮年树,于霜降前后当大部分叶脱落,果实完全成熟时采集,果实成熟特征是果皮呈栗褐色,有光泽,饱满,胚乳白色,子叶扁圆筒形,米黄色,采集后置于通风处晾干,在室内或室外湿沙贮藏;可采用条播,行距25-30厘米,每米沟播种40-50粒,覆细肥土或焦泥灰土1.5-2厘米,一般每亩播种5-10公斤;此外也可采用插枝法(采用当年春天抽发并带有嫩叶的枝条,剪成7-10厘米长的插穗,每个插穗留腋芽3个,并把各叶片作剪半处理)和根插法。

  3. 建园技术:杜仲是阳性树种,因此必须在南坡或东南坡的山脚或山腰中下部土层深厚肥沃处建园;造林时间冬、春季均可,种植密度乔林作业(经营目的在于获得树皮和种子)和头木林作业(经营目的在于剥取药用杜仲皮)株行距可采用2-3米至3-4米,矮林作业(目的在于获得产量多的叶片及枝皮)可采用2H 2米。

  4. 培育技术:造林后2-3年生幼林须做好抚育管理,郁闭前每年应进行1-2次中耕除草,并追施饼肥(或尿素15-20公斤/亩);林龄为10年或郁闭后,对乔林作业的林分应进行第一次抚育间伐,主要伐去生长发育不良的雄株,并保证雌株比例占85%为准,第二次间伐在15-20年进行,主要伐除雌株中结实量稀少和干形不良的弯曲木;而对于头木作业林分,做到8年左右进行一次间伐即可,目的在于改善林内光照条件,并保持立木密度为45-60株/亩,间伐应在春、夏季进行,以减少伐桩萌发;矮林作业则为利用杜仲萌芽力强的特性,人为地使其呈灌木状,其作业方式为当苗木定植后的第三年冬季进行截干,留干高30-50 厘米,截后施肥培土(也可在种植后于萌芽前离地面5厘米处截干);之后每隔三年截干伐枝一次,至萌发能力衰退时,则可全部挖起利用根皮。另外,为改变杜仲皮过去习惯的砍剥,近年来利用立木环剥再生技术(选胸径12厘米以上正常树,于5月上旬至7月中旬,在气温21-25? C,相对湿度80%以上的晴天或阴天,在正常分枝以下10厘米至离地面20厘米的主干,采用“工”字环剥方法,深度仅限树皮,并不碰伤和污染剥面木质部,剥后用牛皮纸将割面凌空包裹,保持1周后即可拆除);至于杜仲叶采收则包括药用(在霜降前后,叶片仍优质绿色是采收,过早影响生长发育,过迟叶色变质不能入药,采后烘干使含水量在10%以下,保持干绿色)、茶用(采收时间与药用相似,采回鲜叶立即杀青,炒至失重30%左右,然后摊开晾干)、胶用(杜仲叶含胶量随成熟度增加,所以一般宜于11月份叶色转黄脱落后拾取最佳)。

  5. 病虫害防治:立枯病(选用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非蔬菜、棉花、马铃薯等土地作苗圃,整地时每亩喷洒40%甲醛溶液3-4公斤消毒,发病期用50%多菌灵1000倍液浇灌)、根腐病(发病期以50%托布津1000倍液浇灌,并实行轮作),豹纹木蠹蛾(注意冬季清园,消灭越冬害虫,6月初在成虫产卵前用涂白剂涂刷树干,幼虫孵化期,在树干上喷洒40%乐果乳剂400-600倍液)。

分享到:
    
------分隔线----------------------------
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友情链接(按推荐调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