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地区库车县阿克吾斯塘乡阿克吾斯塘村的古海尔古丽?阿布拉是一位农家姑娘,因为从书中学到科学知识而致富,从而办起了农家书屋,带领村民一起“充电”,成为村民眼中的致富“带头人”。
农村姑娘因书致富
来到库车县阿克吾斯塘乡阿克吾斯塘村,走进古海尔古丽?阿布拉的书屋。在这间外观并不奢华的房屋里,一尘不染的书架上整齐地摆放有历史、文学、儿童读本、农业科技等上千册图书,书屋里面还有排球、乒乓球等体育器材。古海尔古丽正在清扫书屋,整理书籍,忙得不亦乐乎。
眼前的书屋是古海尔古丽5年前建起来的。古海尔古丽幼时因家里孩子多,经济条件不好,导致文化程度不高。在帮父母种地时,她发现大多数村民不管是种地还是庭院养殖,都是凭着经验加五六分的运气去干,一旦遇到气候反常或者出现疫情,只能听天由命。为了改变这种状态,她决定购买书籍,用知识将自己武装起来,不再走村民的老路。
“我是个农民,但是我能够通过看书让自己学到很多农业知识,可以成为一个有知识、有技术的农民。”古海尔古丽说。
2010年1月初,古海尔古丽从县城买来一批关于农业种植、养殖的书籍,将学到的科技知识运用到种植、养殖中,结果,果树、棉花产量都有了显著提升,鸡鸭的成活率也出人意料地提高到了97%,经济收入增加了不少。这一件件“喜事”,让她更加坚定了知识改变命运的想法,同时也萌生了建个书屋帮助邻里共同致富的念头。
古海尔古丽靠知识和勤奋成为村里的“农业小能手”,村民们经常到她家里“取经”,她也大方地将自己的经验传授给大家,还邀请他们到家里来看书,学习技能知识。
书屋成了农民的好去处
“我觉得一个人富不算富,光口袋里有钱也不算富,只有村子里大多数人富起来,还能像城里人那样有时间看书学知识,才能叫富。”古海尔古丽望着正在看书的村民说。
2012年5月中旬,古海尔古丽的农家书屋正式向村民开放。她回忆说:“看到那天很多人前来借书、看书,我心里别提多高兴了!”
“她当初说要办农家书屋,我是第一个反对的。当时家里的经济收入才刚有起色,她就要开始‘胡乱挥霍’,我肯定不同意啊!最后她偷偷把钱拿去买书了,因为这事我俩吵了好几次架呢。”古海尔古丽的丈夫托合提?依米提不好意思地说,“不过后来出去串门,听着村民们一个个夸赞她、感谢她的时候,我心里的疙瘩终于解开了,从那以后,我决定和她一起把这个书屋办好!”
之后,每年古海尔古丽都会花2000多元购书,供村民免费阅读。为了买书方便,她专门买来了电脑,拉上了宽带,有时候书店里买不到想要的书籍,古海尔古丽就从网上搜寻相关书籍来购买。通过对网络知识的了解,古海尔古丽对书屋的管理和分类也更加全面。
如今,村民们在农家书屋不但可以阅读到各种书籍,还有免费的茶水和馕提供。老邻居吐尼亚孜?巴依孜说:“这个书屋开了5年了,我一有空就来看书,和大家聊天,古海尔古丽两口子一直很热情,对待我们就像对待亲人。”
无论是白天还是夜晚,在接待咨询和借阅的村民时,她和家人不仅笑脸相迎、端茶倒水,还会帮忙查找相关资料,获得了村民的一致好评。
慢慢地,邻村的村民也慕名而来,成为书屋的常客。现在,古海尔古丽的书屋已经成为村里远近闻名的“图书馆”,也成了乡邻们闲暇时的好去处。
专家走进农家书屋
5月26日,阿克吾斯塘村村委会信息栏里农业专家要来书屋讲课的通知吸引了村民的目光。
35岁的村民米力开木?斯马衣说:“当初我养羊的时候,羊羔成活率不是很好,古海尔古丽就给我推荐了《养殖致富―养羊》这本书,后来在书屋听县上的养殖技术员讲课,书本上好多不懂的地方终于弄明白了,现在我家的羊羔成活率大大提高了。”
在农家书屋开展的各项活动中,最受欢迎的就是专家讲座了。将专家请到书屋现场为农民解决相关问题,书本上的知识活灵活现地表达出来,得到了村民们的一致好评。
古海尔古丽开心地说:“创办的农家书屋,在服务乡邻、获得乡邻肯定的同时,也受到了政府的肯定和支持。”
阿克吾斯塘乡党委书记刘永明介绍,乡党委、政府为古海尔古丽的书屋引进和充实了相对稀缺的科技类、医疗类图书,并对她本人进行了奖励与补助。此外,还积极邀请农业和畜牧方面的专家前来开展科普讲座,扩大了书屋的影响力。
为进一步激发村民学习热情,提高群众的学习兴趣和阅读效果,乡政府依托农家书屋,经常组织农技专家进农家书屋开办讲座,农户们不仅能阅读书籍,还能参与科技讲座、技能培训、法律咨询等活动,提升致富技能。这一切让农民受益匪浅,连村庄的风貌也变得更加积极向上了。
库车县委常委、宣传部长瞿红艳说:“自实施农家书屋工程以来,县委、县政府不断加大投入,将文化的触角伸向各个乡村,越来越多的村民也自发行动起来,加入到农村文化建设的行列中,对于库车的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有着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