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遵化市栗源公司小包装板栗生产车间一角
环渤海新闻网专稿(本报记者齐福臣通讯员田斌岳子龙)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将项目建设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制定了《唐山市领导干部分包农业产业化项目建设工作方案》,建立了农业产业化重点项目县、乡领导干部分包责任制,每年组织开展农业产业化重点项目现场观摩拉练,有力地推动了全市农业产业化项目建设。2013年,全市共谋划实施投资3000万元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项目248个,项目计划总投资615亿元,其中谋划实施亿元以上项目100个,10亿元以上项目17个。三年来共完成项目投资307.26亿元。项目起带动产业兴。正是依托近年来的农业产业化项目建设,栗源、蓝猫、美客多、金路通、冀东果菜等一批重点龙头企业进一步做大做强,以玉田县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为引领的农产品加工园区、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农产品物流园区等各类农业园区蓬勃兴起,以国家、省、市三级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为引领的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快速发展,“龙头企业+合作组织+农户”农业产业化生产经营方式日趋完善,农业产业化经营正在步入高速发展快车道。
狠抓关键环节,扶持龙头企业发展壮大。龙头企业是发展农业产业化的关键环节。近年来,市委、市政府把扶持壮大农业龙头企业作为推进农业产业化的关键环节来抓,制定了《唐山市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的奖补办法》,市、县两级财政拿出专项扶持资金,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进档升级、做大做强。2013年,市财政拿出335万元专项资金,对晋升为省级以上的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和龙头企业重点项目建设进行奖补扶持,全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实现了数量、质量、规模、效益的全面提升。项目带投入,投入促发展,目前,全市拥有已认定的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5家,省级龙头企业41家,市级龙头企业350家,比2010年分别增加2家、7家和155家。2013年全市农业产业化经营率将达到67.5%,可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总量700亿元。
创新合作组织,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扶持建立合作社,把农民组织起来进行规模化生产经营,是推进农业产业化的有效途径。按照“创新合作化组织,加快农村新型合作经济发展”的要求,我市出台了《关于加快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若干意见》和《关于开展农民合作社联合社建设试点工作的意见》,引导龙头企业、种养销大户、农民经纪人等牵头组建合作社,培育规范示范社,并积极推动农民专业合作社由单一功能向多种功能拓展、由传统合作向新型合作转变、由农户间合作向社际间合作迈进,实现更大规模、更长链条、更宽领域的联合合作,提高合作社引领带动能力和市场竞争力。2013年,全市依法新注册农民合作社575家,依法注册的农民合作社数量达到2276家,其中省级以上示范社达到41家,农民合作社已辐射全市4354个村、带动农户87万户。在规范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基础上,以产权、资本、经济利益为纽带,积极开展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试点工作, 2013年全市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试点达到17家。玉田集强、迁安春良、遵化大盛、乐亭秋利等一大批农民合作社,组织带动社员,扩大经营规模,建设标准化农产品生产基地,与龙头企业建立利益联结机制,有力地促进了社员农户增收。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快速发展,促进了土地流转,提高了规模经营水平。目前,全市流转土地151.36万亩,土地流转率达到20.1%,通过流转实现规模经营面积108.45万亩,土地规模流转率达到71.6%。
促进要素聚集,建设农业产业园区。农业园区建设是集聚现代农业生产要素、实施农业产业化经营、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的有效载体和重要平台。近年来,我市高度重视农业园区建设,制定了《关于加快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的意见》和《关于建设食品加工园区的实施意见》,各县(市)区都规划建设了一个面积在5000亩以上的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区和一个面积在500亩以上的农产品加工园区。乐亭县丞起、迁安市瑞阳、唐海县绿港等一批集试验示范、旅游观光、产品加工等功能为一体的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区正在发挥积极的示范引领作用。其中玉田县现代农业示范区是玉田县委、县政府高起点、高标准、大手笔抓农业产业化项目建设的成果,也是全省唯一一家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区。该园区围绕粮食、果菜、生猪三大主导产业,重点打造“一园、四区、四大基地”。园区建成后,将成为农业主导产业聚集的功能区、现代农业科技设施应用的核心区、生态循环农业发展的样板区和农业经营机制创新的试验区。乐亭县农产品加工园区是按照发展农业产业化项目要求而实施的一项重点工程,园区占地4500亩,分为粮食、果蔬、肉制品、奶制品加工四大功能区,规划吸纳100个农产品加工企业入驻,年可实现销售收入110亿元,利税14.3亿元,安排1.3万个就业岗位。目前,已有山东六和肉鸡、双利农产品冷链配送、大福食用油、通海食品加工、玉林食品加工等项目入园,已完成投资6.5亿元,农产品加工企业集群发展的效应已初步显现。随着全市农业产业园区的建设与发展,大批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向加工园区聚集,促进了龙头企业集群式发展,初步形成了聚集规模效应。在政府抓农业产业园区的示范带动下,企业投资建农业园区的势头兴起,总投资25.8亿元的乐亭冀东国际农产品物流中心园区、总投资10.2亿元的丰润区昌盛现代农业科技园区以及乐亭县丰沃农业循环经济示范园区、滦南县华以生态农业有限公司以色列生态农业园等一大批现代农业园区正在投资建设,依托农业园区建设平台,现代农业发展得到强有力地辐射带动。
实施品牌战略,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近年来,我市大力实施农产品品牌战略,以品牌化带动标准化、推进产业化。2013年市财政拿出39万元专项扶持资金,对新获批农产品注册商标及新获得国家级、省级农产品品牌(商标)给予奖补,增强了市场经营主体的农产品质量意识、品牌意识。目前,全市各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共注册各类商标369枚,获得唐山市知名商标27枚,河北省著名商标57枚,中国驰名商标4个,有18家龙头企业获得“河北省名牌产品”称号。“玉田包尖白菜” 、“迁西板栗”、“迁西栗蘑”相继获得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随着我市优势产品竞争力的不断增强,县域优势特色产业知名度不断提高,玉田县荣获“中国大白菜之乡” 、“全国商品瘦肉型猪基地县”;乐亭县先后被授予“中国果菜十强县”、“中国鲜桃之乡”称号;丰润区被确定为“中国奶业之乡”;迁西县被认定为“中国栗蘑之乡”;遵化市被命名为“中国食用菌之乡”;滦南县获得“中国肉鸡、奶牛、生猪之乡”。具有唐山地域特色的名牌农产品必将托起唐山农业产业化展翅高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