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深圳市中小学生的校服是全市统一的样式,有些学生把裤脚收紧,把上衣改小,形成一种另类的紧身露脐装,这的确有损学生形象。 但是,教师不能因为这个就剪烂学生校服。
因学生穿的校服码数小,深圳某中学园岭初中部初二(7)班班主任田某剪烂班上多名学生的校服。田某承认自己有剪烂班上七八名学生的校服,她称是因为学生穿不符合身高的校服,此前曾经警告过学生,剪烂学生校服是为了“保护学生”。校方认为老师剪烂学生校服是“过激行为”,将会展开调查。
深圳市中小学生的校服是全市统一的样式,有些学生把裤脚收紧,把上衣改小,形成一种另类的紧身露脐装,这的确有损学生形象。
不过,话又说回来,这是一种普遍想象。心理学研究发现,个体自十一二岁开始进入青春期早期,就面临着自我意识的第二次飞跃,自然而然就会出现强烈的自我关注,主要表现为关注自己的形象,这是一种对“理想自我”的追求。
并且这种追求部分原因源于自卑。根据心理学家的观点,当个体在某一方面不如人时,就会通过其他途径来掩饰自己内心的自卑感。例如在学业、人际交往等方面的不自信,就希望通过外表的修饰来弥补内心的不安。这位老师剪校服的行为无疑给这些学生贴上了“坏孩子”的标签,加剧了这些学生的自卑感。
其实,学生的这种行为是成长过程中的阶段性现象,老师应以开放的态度来接纳这些变化并及时给予正确引导,而不必过于担忧,只要找到了原因,采取一些方法是完全可以进行必要的干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