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农兴业网团旗下网站·中国农业百强网站(科教文化类十强)
用户名: 密码:   注册帐号 忘记密码?
当前位置: 中国农民网 > 农民生活 > 农民话题 > 慕毅飞:对待鱼翅的理性态度来自于兼听 返回首页

慕毅飞:对待鱼翅的理性态度来自于兼听

时间:2012-08-24 11:12来源: 作者:收藏

慕毅飞 评论作者

只见姚明在电视广告里,推开摆在他面前的一碗鱼翅,说:“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这其实是一种偏听。尤其是看了割鳍弃肉那血淋淋的场面,常人都会接受拒食鱼翅这么一种理念。若不偏听,兼听一回,那又如何呢?

近日,记者在北京举行的一个“鲨鱼可持续利用会议”上获悉,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将专门出台《中国鲨鱼产业白皮书》,驳斥“鱼翅消费导致鲨鱼濒临灭绝”的主流观点。业界的相关人士旗帜鲜明地说:“拒食鱼翅是一种资源的极大浪费”,让人为之一惊(8月17日《广州日报》)。

支撑这一惊人之论的,据说有这样一些事实。从渔民捕捞的实际看,目前中国沿海的鲨鱼捕捞都是兼捕所得,不存在专门把鲨鱼作为主捕鱼的捕捞作业;从鱼类种群的保护看,鲨鱼作为兼捕鱼类,基本保持了种群数量的平衡;从美食文化的角度看,鱼翅消费是中国的传统文化,是对废弃资源的有效利用,是中国节俭美德的体现;从各国的捕捞数量看,中国每年的捕捞量大约在1万多吨,而有些国家达到了四五万吨之多;从法规的依据看,捕鲨是合法渔业,在约440种鲨鱼中,《华盛顿公约》收录保护其中的4种,绝大多数并未濒危……至于“割鳍弃肉”,那影像画面是数码合成的,因为鱼翅源头价很低,渔民卖一套鱼翅收益极为有限,他们没有动力去捕鲨割翅。他们的结论是:不吃是不对的,这只会造成鱼鳍的浪费,捕捉量却不会因此而减少。他们甚至动了怒:为什么一些非政府组织只呼吁“拒吃鱼翅”,却从不提“拒吃鱼肉”?——这些人背后另有目的。至于什么目的,似乎语焉不详。

既要兼听,那就须控辩双方都出场。野生救援协会的报告则称,消费者对鱼翅的需求把鲨鱼捕捞推向空前严重的程度,有些鲨鱼种群的减幅高达99%,有些种群甚至已经完全消失。如今鱼翅的价格高至700美元/公斤,消费者对鱼翅羹的旺盛需求成为鲨鱼捕捞业的强劲动力,每年因鱼翅交易而捕获的鲨鱼约有2600万~7300万条。他们对最受争议的“割鳍弃肉”,作了这样的解释:远洋捕捞到的鲨鱼肉,需要快速冷冻处理,才能防止其中的尿素转化为使肉产生臭味甚至毒性的氨,所以渔民大多在海上切鳍,把其他部分丢掉,95%的鲨鱼躯体都被浪费。

这是价值立场截然相反的双方,难免有些情绪化,不可不听,不可全听。那就听听相对比较中立的学者怎么说。“反对吃鱼翅,但是不反对鲨鱼制品交易”,这应该是有代表的意见。“不反对”的理由容易理解,可以忽略;“反对”的理由,值得一听,主要有以下几点:鱼翅本身只是一种软骨组织,根本就没有任何营养价值,我以为这是最具说服力的理由;为了这么一种毫无营养价值的食品,每年要花费巨资进口鱼翅,那确是一种巨大的浪费;鲨鱼肉很难吃,有强烈的尿素味道,加工起来很麻烦,价值不高,很多国家的渔民都会将鲨鱼扔掉,只剩下鱼翅,然后出口到中国,这大概就是其它国家的鲨鱼捕捞量特别庞大的原因……结论就是:吃鱼翅跟鲨鱼资源量的消耗肯定是有关系的。至于野生救援协会的数据,恐怕有些言过其实。

最后,就理性地说几句,舌尖上的中国,确实让人着迷,也难免让人异议。想想我们吃鱼翅的时候,能吃到的,恐怕只是奢侈,而非是美味,更不是营养。如果这样,鱼翅还值得吃吗?

(红网)

分享到:
    
------分隔线----------------------------
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友情链接(按推荐调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