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农兴业网团旗下网站·中国农业百强网站(科教文化类十强)
用户名: 密码:   注册帐号 忘记密码?
当前位置: 中国农民网 > 农民生活 > 农民话题 > 河北省农户购买农业保险意愿增强 且更趋于理性 返回首页

河北省农户购买农业保险意愿增强 且更趋于理性

时间:2012-10-19 15:31来源: 未知作者:nmgbj收藏
         近日,河北经贸大学金融学院就河北省农业保险需求意愿进行了调研。结果显示,本次调查的193名农户中,有96.9%的农户有购买农业保险的意愿。
  农户购买农业保险意愿增强
  农业保险在抗灾减灾、灾后恢复生产、促进农业和粮食生产发展,以及保障农民收入方面有着积极的作用。中国农业保险发展历经起伏,上世纪五十年代随着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展开,农业保险开始起步;八十至九十年代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体制转轨的过程中,由于农业保险赔付率高,完全商业运作效益低,农业保险日益萎缩;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中央将建立农业保险制度重新提上了日程;2007年中央财政政策性农业保险保费补贴政策实施以来,在遵循“政府引导、政策支持、市场运作、协同推进”及“低费率、保成本、广覆盖”的原则下,中国农业保险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据了解,本次调研对象是河北省全省范围内的农民。为了提高调查信息的真实性,全面了解河北省农业保险需求意愿,调查范围遍及河北省全部11个设区市,共计41个行政村。调查期间随机发放调查问卷共210份,回收有效调查问卷193份,有效率为92%。
  “农户面临的主要风险是因恶劣气候所致的自然灾害,如冰雹、干旱和雨涝。”调研带头人冯文丽教授介绍。在“农业生产中最担心的农业灾害”一栏中,备选项包括“旱灾、洪水、风灾、冰雹、雨涝、冻害、农作物病害、农作物虫害、火灾、畜禽疾病及其他养殖类产品病害及其他”。农户选择最多的是“农作物虫害”,有57%;而“冰雹”、“旱灾”、“雨涝”分别有38.3%、36.8%、35.8%。通过整理数据可发现,我省农民所面临的农业风险主要集中在农作物病虫害、冰雹、干旱和雨涝方面,而因恶劣气候所致的自然灾害无疑占了最大比重。
  当前,农户购买农业保险意愿加强的原因,冯文丽解释,政策的日益完善和农户认识的提高是重要原因。今年下半年,我省经历了几次较大的自然灾害:7月我省连续经历强降雨天气,尤其是“7·21”洪涝灾害致使农业损失巨大;8月下旬,张家口市10个县区遭遇50年一遇的特大低温冷冻灾害;9月初,张家口市部分县区再次遭受低温冷冻灾害。这也促使农户购买农业保险意愿加强。
    最想投保的农作物是玉米
  截至2012年9月,我省种植业保费补贴品种有:玉米、小麦、棉花、花生、马铃薯、大豆、水稻、油菜;养殖业保险保费补贴品种有:能繁母猪和奶牛。根据对农户购买需求的预测,问卷选取了水稻、玉米、育肥猪、能繁母猪和奶牛五个险种作为农户最想投保的农作物的选项。
  从数据可以看出,相比其他保险品种,农户对玉米保险的需求意愿最为强烈,占73.6%;对育肥猪和能繁母猪想投保的农户分别占25.4%和21.2%;有32.1%的农户对其他险种如设施果菜、干鲜果品和水产养殖等险种具有较强的需求意愿。这说明,目前我省开办的政策性农业保险险种还不能满足农户的多样化需求,农户需要保险公司提供更加多样性的农业保险服务。
  农户投保率有待提高
  虽然农户购买农业保险需求很高,但现实情况是,只有15%的农户购买了农业保险。为何农民的投保率与农户购买农业保险意愿之间有如此大的差距?调查显示,现实中还有很多客观因素和主管因素影响和制约了农民的投保率。
   收入多元化削弱了农民投保农业保险的需求。在调查的农户中,有71.5%的农户选择收入来源是农作物。但是,选择“外出打工”作为收入来源的,在被调查的农户中占比达50.3%;选择“其他”的,占比达32.6%。从现在农村收入来源多元化的实际情况出发,农作物收入只是目前农民收入的一个主要途径,但不是唯一途径,这就有可能削弱农民对农业保险需求的迫切性。
  冯文丽解释,我省农村家庭全年收入主要分布于8000元以上,占比达85%。一般来说,收入越高的家庭,投保能力和投保意愿越强。但从本次调查的数据来看,年收入3万元以上的61家农户,只有4家购买了农业保险。对于这些农户而言,都是通过外出打工、自主创业等途径获得较高收入的。由于农业收入在其总收入中所占比重较小,他们投保农业保险的积极性自然不高。有农户说:“地都不种了,还买什么农业保险?”可见,单纯认为只要提高农民收入就能提高农业保险投保率的想法是片面的。
  另外,保险责任范围也影响投保率。目前,河北省政策性种植业险种的保险责任为“人力无法抗拒的自然灾害,包括风灾、雹灾、暴雨、洪水、内涝、冻灾对投保农作物种植成本造成的损失”。而农民担心较多的农作物虫害、农作物病害和旱灾均不在农业保险的保险责任之中,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业保险的投保率。
  购买方式不灵活也是影响投保率的因素之一。目前,保险公司为了控制逆选择、道德风险和承保成本,往往以整个行政村为一个承保单位,不单独承保某一户或几户农民,即所谓的“漏村不漏户”。在调研中得知,“村里统一购买”农业保险占72.4%。这种统保方式有助于短时间内扩大农险业务量,防止道德风险,降低农业保险的经营成本,但同时也有一定的负面影响。对于那些村里没有统一购买农业保险但有参保需求的农户,就被排除在了参保群体之外,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户的投保率。
  对农业保险缺乏了解,严重制约了农户投保率。本次调查中,“听说过农业保险”的农户占59.1%,之前从未听说过农业保险的农户占40.9%。没有听说过农业保险自然不会去投保,农户保险意识缺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业保险的投保率。其中,通过广播电视、亲戚朋友和政府宣传这三种途径听说农业保险的比例最高,分别为59.6%、51.8%和33.3%。可见,目前农民获得农业保险知识的主要途径为政府宣传和亲戚朋友间口口相传。
  另外,有29位农户听说农业保险的渠道之一是保险公司上门推销,占25.4%。虽然只有6家农户听说农业保险的唯一途径是“保险公司上门推销”,仅占5%,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这6家农户都没有参加农业保险,即使是另外的23家农户,也只有5家最后投保了农业保险。这说明保险公司对农业保险的宣传力度不够,宣传效果不佳。
    农民购买农业保险趋于理性
  在调查问卷中,记者看到,从购买农业保险的原因来看,选择“了解到农业保险是补偿灾害损失的有效方法”和“国家提供保费补偿”的购买者最多,分别占到了57%和43%。可见,农民购买农业保险趋于理性。
  但是,农户普遍存在的从众心理却严重制约了农户购买农业保险。从没有购买农业保险的原因来看,占47%的人没有购买保险,原因居然是“周围的人都没有购买”,这说明农户决定是否购买农业保险存在一定的盲从行为。
  还有一部分农户风险意识较差,存在侥幸心理。“不相信保险公司”、“遭遇损失的可能性不大”,在从没有购买农业保险的原因中,分别占40.2%和29.3%。这也成为影响农业保险投保率的一个重要因素。
  在2012年全国保险监管工作会议上,中国保监会主席项俊波指出,2012年要加大政策协调力度,着力推进农业保险的发展。确实,农业保险已经到了迫切需要政府大力推动的时候了。
  “国家提供保费补贴已不是农民购买农业保险的首选原因。因此,只有把农业保险分散风险、损失补偿的作用落到实处,赢得农民信任,农业保险才会拥有更广阔的市场。”冯文丽说。
分享到:
    
------分隔线----------------------------
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友情链接(按推荐调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