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农兴业网团旗下网站·中国农业百强网站(科教文化类十强)
用户名: 密码:   注册帐号 忘记密码?
当前位置: 中国农民网 > 农民生活 > 农民话题 > 三秋地头见闻(六): 试种玉米新品种 多收不止三五斗 返回首页

三秋地头见闻(六): 试种玉米新品种 多收不止三五斗

时间:2012-10-31 10:57来源: 作者:收藏
本报记者 郭庆峰
  时间:10月16日
  地点:沧州市青县马厂镇代官屯村
  凡人语录:
  “农业要想夺高产,不相信科学不行。我们那套老习惯,应该扔一扔。”
  10月16日,一场秋雨过后,气温骤然下降。田间的玉米早已颗粒归仓,部分早播的小麦也已破土,钻出嫩绿的小苗来。然而,沧州市青县马厂镇代官屯村刘新华家的玉米地中,仍是生机盎然、绿油油一片,显得与这个季节有点不合节拍。
  “我种的是玉米新品种——冀植5号,这个品种即使成熟后,叶片从底到上都是绿的,活秆成熟。你看,棒子槌不大吧,但是剥开后没有虚尖儿。”说话间,刘新华剥开一个玉米递了过来,“你看,玉米籽粒饱满,而且这种玉米抗倒伏性特别好。”
  今年58岁的刘新华是个种地能手。这些年来,他一直在科技种田的道路上不断探索。为科学种植,向土地要效益,老刘曾把自家的一块3亩地,种上5个玉米品种,“每6行一个品种,我就是想看一看,哪个品种好、哪个产量高、哪个抗性强?”
  然而,刘新华当初的这个做法,却遭到不少人嘲笑,甚至有人说他是“瞎胡闹”。但是今年7月25日的那场暴风雨过后,老刘真正地扬眉吐气了:“别人的玉米倒得一塌糊涂,没几天就让积水蒸死了。我的冀植5号,仍在积水中挺立不倒。”后来,刘新华跟前来“取经”的农户说:“我当初让你们种这个抗倒伏的品种,你们不听。农业要想夺高产,不相信科学不行,我们那套老习惯,应该扔一扔。”
  作为农业新技术、新品种的推广部门,青县农业技术推广站站长尹崇海非常赞同老刘的观点。尹崇海承认,作为新技术、新品种推广部门,时常感觉到力不从心,“我们苦口婆心说半天,农民仍然不领情,农民种地讲实际——只相信种过的品种。”尹崇海指出,像老刘这种示范户的出现,正好成为农技推广部门的补充和样板,“他们能起到引导示范作用,能辐射带动周边的人,比我们任何说教都有说服力。”
  记者了解到,就在老刘这种示范户的带动下,今年青县推广种植“冀植5号”玉米5000亩,亩产都在1300斤左右。“这不仅仅是农民多收三五斗的问题,这能为我省的玉米新品种推广和增产,打下坚实的基础,积累下宝贵经验。”尹崇海说。
 

分享到:
    
------分隔线----------------------------
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友情链接(按推荐调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