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3月22日至25日,来自全国各地的40名村官汇聚中国人民大学,参加该校农村发展研究所主办的村官专属高级研修班的学习。在这批学员中,绝大多数人同时也是本报的基层编委。24日上午,这些村官学员来到北京市丰台区南苑乡果园村现场参观。
果园村在北京城市建设过程中,争取自主开发权利,整合土地盘活资源,改革产权增值资产,保障农民财产权利,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引导村民转型市民,走出独具特色的“城中村”发展之路,被美誉为“天安门前第一村”。通过耳闻目睹,果园村的发展经验给这些村官学员留下深刻印象。
现场参观归来,这些村官学员结合学习党的十八大报告和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围绕整合土地资源、壮大集体经济、农村产权改革、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等主题进行详尽的案例讨论,展开热烈的“头脑风暴”,交流、切磋典型经验对自身村庄治理带来的启发和感悟。以下为部分村官学员的发言摘要。
上海市崇明县绿华镇党委书记卫岳:
要兴村靠实干要强村先创新
果园村能发展到今天,我的体会大概有这么几点:
因地制宜。果园村的事业刚起步时,还位于当时的北京城乡结合部,随着城市扩容村庄不断腾飞,现在已经并入核心城区。结合地理优势,他们重点发展第三产业符合实际村情。
思维超前。天安门往南、大红门一带的村庄不止一个,就一个果园村做大做强,足以证明带头人的思维超前,对经济形势的判断和方针政策的认识到位。
敢于创新。果园村在发展中创下北京市好几项“第一”,从农民首创涉外饭店到股份制改革等等,而且当时还有很多不同舆论,带头人能坚持“第一个吃螃蟹”,敢创新,不容易。
全局眼光。在北京城核心地带发展第三产业,难度大、要求高,能做好已经很不容易。但是果园村的发展和规划,并没有停留、局限在本村本土上,而是放眼世界,视野宽广。
实干兴村。村“两委”一班人脚踏实地带着村民创业,带着村庄从小到大发展到今天,进入二轮发展期,在土地资源有限的情况下,“螺蛳壳里做道场”,怎么继续上台阶?果园村的经验启发其他村干部,实干最重要。
------分隔线----------------------------
- 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
友情链接(按推荐调取)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中国农民网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全国三农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中农兴业工程指定网站•中国农业百强网站
中国农民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4-2017 nmwwt.or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1019690号-21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241号
联系邮箱:nongmin212@163.com 联系电话:010-56021286 18610056221 18612925535
业务QQ:
客服QQ:
技术QQ:
全国三农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中农兴业工程指定网站•中国农业百强网站
中国农民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4-2017 nmwwt.or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1019690号-21

联系邮箱:nongmin212@163.com 联系电话:010-56021286 18610056221 18612925535
业务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