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技术措施到位。制订全面打好一次、立足防治二次的技术措施,主动出击、病虫兼治、适期用药、肥药混喷。在防治药种上选择了有效成分含量高、效果稳定的50%吡多酮农药,并达到使用全覆盖。
二是组织宣传发动有力。该市先后召开三次市级小麦赤霉病防控工作会议,重点步骤落实小麦赤霉病“一喷三防”工作。市农委高度重视小麦赤霉病防治工作,要求各镇农技站全力以赴,全面做好第一次总体防治,确保“一喷三防”全覆盖,协调好防治农药供应,满足大面积防治需要,全面做好二次用药的宣传发动。同时加大了各种媒体宣传的力度,太仓电视台、太仓日报多次播发小麦赤霉病防治关键措施与技术要点,印发告农户书10万余份,通过移动手机6次发送小麦赤霉病防治信息达3000余条。
三是财政支持强劲,中央财政分和太仓财政对该市小麦赤霉病防治都给予了扶持和补贴,全市农户小麦赤霉病防治第一次用药每亩仅出药费2元,极大地促进了农户的用药防治的积极性。
四是防治效果突出。全市17.54万亩小麦,赤霉病一次防治面积达100%,二次防治面积达30%,防治面积为近10年来比例最高。小麦赤霉病经防治后全市加权发病率控制在4.9%,平均防治效果达83.38%,防治效果位列全省前茅。因小麦赤霉病防治每亩挽回小麦产量损失48公斤,全市挽回总损失8420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