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开展农业科技促进年活动,我县紧紧围绕千方百计保持粮食增产,千方百计保持农民收入增加,努力确保不发生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这一目标,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大力促进农业科技大培训、大突破、大进步,努力促进我县早稻生产和现代农业发展。
科技培训办到村
农民科技培训既是一项农业培训教育工程,更是一项民心工程。为提高农业科技培训效果,确保我县粮食持续增产,县农业局择优选取了10名具有高级以上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组成专业讲师团,以开展高产创建和标准化生产技术为培训重点,以贴近农业生产生活和农民需求为出发点,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地开展全方位农业科技培训。一是举办全县集中培训班。 3月13日 ,在县委党校举办各乡镇乡镇长、分管农业副乡长、农业站长、集中育秧重点村支书和农业局育秧技术员共150多人参加的全县集中育秧培训班;二是下乡进村开展集中培训。2月份以来,在全县18个乡镇(区)和56个重点集中育秧村办班74次,培训农民4450多人次;三是开展现场指导培训。3月份以来,全县38名集中育秧技术员和聘请的3名集中育秧农民土专家长住乡村,开展技术服务和现场指导,累计入户下田指导1500人次,接受农民咨询1.5万人次。
技术指导下到田
为加强对全县集中育秧工作的技术指导,县农业局成立了以分管粮油负责人为组长的技术指导小组,主要负责水稻集中育秧技术路线、技术规程的制定以及技术培训和分片技术指导。一方面强化培训。从1月10日开始,全县就早稻集中育秧对乡镇、村、组进行了4期共82场次培训。规模最大的是1月10日,全县116个村的支部书记、各乡镇农业站长、分管负责人、乡镇长和县农业局全体干部共200多人参加的培训。接着是分乡镇、分村组进行培训,参训技术人员达2000人,参训农民达1.5万人。另一方面是强化现场指导。从浸种、催芽、播种到秧田管理每个环节,每个集中育秧点都有技术人员现场指导。为规避早稻集中育秧风险,按照历史习惯,结合气象要素,3月13日,技术指导组通过信息平台向全县所有集中育秧主体群发了“及时浸种催芽和整理秧田”的通知。3月下旬,县农业局将早稻集中育秧作为全局压倒一切的首要工作,明确3月21日~31日所有联系乡镇班子成员和技术员全部下到所联系乡镇,协同乡镇搞好早稻集中育秧技术指导。重点对集中育秧点从浸种催芽到播种的每个环节进行细致指导,做到浸种催芽期间24小时不离人。重点抓好“五防”,即防浸种时间不足、防种子露白前过多翻动、防淋水过多、防露白后不及时检查、防芽谷不锻炼。同时,聘请2名责任心强、有经验的农民对全县100公斤以上集中育秧点的浸种催芽开展巡回指导。浸种催芽和播种期间,全局成立以局长为组长的考核组,对联系乡镇班子成员和技术指导员实行严格考核,每日登记到岗情况,发现人员不在岗、育秧主体没有见过联系乡镇班子成员和技术员及联系乡镇班子成员和技术员不清楚集中育秧点情况的,全局通报批评。如因联系乡镇班子成员和技术员指导不到位出现问题的取消年终评先评优资格,出现重大问题的追究连带责任。
科技示范办成片
今年全县扩种早稻7万亩,澧北一季稻区的乡镇尤为突出,特别是合口镇今年早稻面积比2011年增加3200亩。兴办5个万亩示范片,各乡镇兴办4个千亩示范片,每个行政村兴办1个百亩示范片,所有示范片全部采取集中育秧,杜绝了早稻直播。据统计,全县早稻比去年减少直播8.2万亩,早稻直播控制在2万亩以内。
培植大户有突破
我县是丘陵与平湖的过渡地带,以丘陵居多,田块呈梯度分布,水源条件不是太好,规模种植一直受制约。今年,县委县政府出台了对种粮大户的补贴政策,并要求乡镇为种粮大户创造最优惠的环境,全县培植了5个1000亩以上的大户。其中烽火乡的操成波是湖南湘穗种业公司的老总,在烽火乡承包水田1200多亩,全部采取软盘抛秧种植双季稻;望城乡的向凤涛是亚华种业的技术干部,辞职到临澧承包水田1800亩种植双季稻,并与农民签订了5年的租赁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