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15亩中稻种子今年全部采用沼液浸种技术,沼渣用作底肥,目前正值分蘖期,秧苗茎秆健壮,叶色嫩绿,抗病、抗虫、抗逆能力极强。”6月2日,湖北省京山县孙桥镇青树岭村二组种田大户刘绍进对县农村能源办推广的这项技术连声说好,并表示还要将沼液、沼渣、沼肥在蔬菜水果、水产养殖、花卉苗木等农家特色产业上做有益尝试。
低碳农业是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循环农业是生态建设的根本要求。近年来,京山县充分利用国债沼气、新农村建设等项目,在积极发展农村沼气的同时,创新“三沼”综合利用循环模式。一批新技术新、模式在全县全面推广。“猪—沼—菜”、“猪—沼—苗木、鱼”等综合利用面积达到30万亩以上。位于京山县永隆镇杨丰村的四季鲜蔬菜专业合作社的沼气池达到600立方米,年处理猪粪1.1万吨,生产沼气26.28万立方米,产沼液6570吨,沼渣4380吨,可以供给周边3000亩蔬菜和鱼塘用肥;该合作社种植西红柿、辣椒全部使用沼液,价格不仅比普通蔬菜高出五成,而且色泽鲜艳、品质上乘、商品率高,深受外地客商欢迎。同时,该县还在本地“桥米”产业作了有益探索,先后试验示范“猪—沼—有机稻”近1万亩,“猪—沼—苗木”5000亩,通过试验示范,分析“三沼”的最佳利用方式、最佳使用时间、最佳使用数量,为该县水稻生产确定最佳综合利用方案。
至目前,京山县近2.9万农户受益于沼液、沼渣、沼肥综合利用,全县“三沼”利用率达到100%。此举促进了农村沼气从单一供气向深度开发综合利用的转变,实现了优势特色产业的健康发展,保证了生态家园与农业经济和谐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