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全县小麦种植面积124.1万亩。在各级各有关部门和全县人民的共同努力下,“三夏”工作进展顺利。6月10日,夏收完成,6月16日,夏种基本结束。秸秆禁烧总体效果也是成绩最好的一年。做法如下:
一、高度重视,增强做好“三夏”工作的责任感
“三夏”生产及秸秆禁烧历年来是农业农村工作的重头戏,不但关系到粮食生产安全、农村社会稳定,而且关系到农村经济发展。县委、县政府对“三夏”生产及秸秆禁烧工作高度重视,把它作为阶段性重点工作来抓,当作一项政治任务去执行。5月24日,召开全县动员会议对“三夏”工作进行安排部署,成立组织,落实责任,强化措施,狠抓落实,全县形成了县委、政府统一指挥,各乡镇 (场、办) 具体实施,部门密切配合强力推进“三夏”生产及秸秆禁烧的工作格局。
二、突出重点,扎实有效开展“三夏”各项工作
(一)及早抢收。为抓住天气晴好的有利时机,及早抢收,确保夏粮颗粒归仓。农机部门 在对本县自有1000多台收割机械进行检修、调试的同时,在引进外来机械上下功夫 , 合同引进大型收割机械2000多台。并科学调度,搞好服务,确保了夏收机械需要和机收会战顺利开展。县石油部门成立送油小分队,开展送油到田间地头活动,保证了 “三夏”农业用油 。 电力部门把全县电力认真检修了一遍,排除安全隐患,确保 “ 三夏 ” 期间不断电。公路、交通部门及时做好道路清障工作,确保了机械畅通无阻 。为加快抢收进度,全县“转促惠”工作队员和乡镇机关干部即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各行政村也成立“三夏”帮扶队,积极为困难户、劳动力缺少户、外出打工户等做好帮扶工作。 夏收期间,全县助收面积7万多亩。
二、突击抢种。今年,全县计划秋作物面积153万亩。其中,玉米面积100万亩,大豆20万亩,芝麻8万亩,花生8万亩,红薯4万亩,小杂粮1万亩,烟叶1万亩,棉花1万亩,蔬菜10万亩。针对今年天旱无雨的实际情况。县、乡干部动员群众克服靠天等雨的思想,迅速行动起来,掀起抗旱的高潮。全县日出动机械6万余台次,日出动劳动力15万余人次,全力以赴抗旱抢种,确保了全县夏播作物不误农时,及早播种。同时,积极引导群众搞好种植结构调整,扩大优质高效作物种植面积,县农业局充分发挥百名科技人员包百村活动的作用,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指导农民落实关键技术。并发放明白纸2万余份,引导群众及时开展早秋作物的田间管理。
(三)全力禁烧。为营造秸秆禁烧氛围,全县共出动宣传车 186 辆、印发明白纸 355700 份、市县秸秆禁烧通告2万余份、张贴标语 65160 副、悬挂过街联 5662 幅、搭建指挥棚 770 个。部分乡镇在全乡广大群众和中小学生中开展“小手牵大手”活动,各中小学学生与学生家长共同填写了“小手牵大手”登记表,使学生家长齐参与 ,共作防火卫士。各乡镇(场、办)建立巡逻队 621 支、防火应急人员 1985 人、设立火种托管点 1849 处。在秸秆禁烧工作中,我县一方面严管重罚,杜绝焚烧行为 。“转促惠”工作队员、县直委局包乡镇人员、乡村干部及教师、五护员全力投入到秸秆禁烧工作中,分包地块,责任到人,严防死守。发现火情,及时扑灭。并督促农户收一块,及时清运一块。县公安部门对焚烧秸秆现象,出现一起,查处一起,处罚一起,严厉打击肆意焚烧秸秆行为。另一方面变堵为疏,为秸秆找出路。各乡镇(场、办)结合实际,因地制宜,采取行之有效的秸秆处理方法,消除火灾隐患。全县共设立秸秆收购点178个,秸秆收购数量10万多吨,设立秸秆集中堆放点1968个,堆放秸秆15万多吨。个别乡镇实行了秸秆直接粉碎还田。
三、强化保障,确保“三夏”工作顺利进行
为确保夏收顺利开展、夏种及早结束、实现禁烧目标。一是加强领导。成立了“三夏”生产暨秸秆禁烧指挥部,制定了《商水县三夏秸秆禁烧实施方案》,印发了《关于做好三夏生产工作的通知》和《商水县人民政府关于禁止焚烧农作物秸秆的通告》,签订了《秸秆禁烧工作目标管理责任书》。二是形成合力。农业、林业、气象、农机、水利、公安、交通、石油、电力等各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密切配合,形成合力,为“三夏”提供全方位优质服务。三是目标管理。把秸秆禁烧作为中心工作纳入年度目标管理,实行百分制考核,对出现火情的乡镇(场、办),分值全部扣完。四是加强督导。县目标办、经济发展环境督查组、干部作风建设调查组、综治办督查组四个督导组重点督导秸秆禁烧情况、麦收进度和夏种进度等。县委、政府两办督查室重点督导乡村干部、包乡镇委局人员在岗在位情况及督导组督导情况等。公检法司出动50辆巡逻车,负责面上巡逻和案件侦破工作。抽调农业局和林业局25名干部分驻全县25个乡镇(场、办),随时掌握各乡镇工作开展情况。五是实行奖补。县政府拿出70万元,对未出现火情的乡镇,按麦播面积比例给予秸秆禁烧奖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