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茶果创新团队按照局科技促进活动统一部署,围绕“夯实漆碑茶叶基础、延展土黄良种规模、示范低改樊哙茶园”以及“巩固南坝万亩青脆李基地、提升庙安万亩脆红李基地、再造达陕高速万亩歪嘴李基地”等重点,将茶、果业的“春繁春管”作为重要内容,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提高科技支撑能力,实现了工作的“开门红”。
一、产业发展形势喜人
一季度,创新团队成员切实深入各地,开展大量调查和生产一线实地指导,全县春茶生产呈现出“三增一迟两平”态势。“三增”:一是投产面积增加,全县茶园面积达到3.25万亩,比去年增加了0.55万亩,增面源于2009年以来新栽植的良种茶进入投产期。二是可采面积增加,新增可采摘面积0.37万亩,增面源于去年低产茶园改造。三是总产值增加,针对茶叶市场行情和产量分析,春茶总产值可突破3亿元,比去年增加4000万元以上,增幅可达13%以上。“一迟”:即春茶可采季节推迟。由于特殊气候,茶季普遍比正常年推迟了12天左右,与最早年份的2004年开采时间2月26日比,推迟了29天,致使全县春茶采摘减少了一个批次。“两平”:一是春茶总产与上年持平,预计总产在220万斤左右。二是鲜叶价格与去年持平。全县第一批鲜叶企业收购价在40元左右,低于上年第一批鲜叶价15元左右,但总体后期气温回升,鲜叶下树量大,而大田生产劳动力打挤,企业采收鲜叶价会比上年高,预计整个春茶鲜叶均价持平于去年同季,均价在20元左右,茶农鲜叶总收入可达到1.8-2亿元。
水果产业上,较为乐观,在果实膨大、采收季节不遇大的自然灾害,水果丰收有望。表现在“三多三好”:一是花量多,座果良好;二是群众冬管果树多,结果枝长势良好;三是集中成片果树多,树势平衡生长好。
二、重点工作成效明显
一季度,茶果创新团队与产业片区农技站一道,按照“茶果产业大突破”工作实施方案,紧扣工作重点,紧抓农事季节,克难攻坚,主动出击,成效明显。一是实施茶果人才“百千万”活动。针对今年产业发展生产实际,精心组织专业技术骨干编制了《2012年春茶生产及水果春季标准化管理》技术培训资料手册及《生产技术月历》等,组织了10名技术人员进行了为期半月的春茶园地浅耕、施肥、采摘、加工及果树春剪技术培训,累计培训茶果农8000人次。二是开展了产业基地建设再规划。先后深入土黄、漆碑、三墩、庙安、达陕高速宣汉段等地,与当地党政领导及干部群众一道,对茶树无性系繁殖育苗、标准化示范基地以及规模发展进行了实地规划、优化区域、优选地块,共落实茶果育苗地100亩,新发展无性系良种茶面积3000亩,脆李水果6300亩。三是开展了春茶新产品研发。自2月以来,创新团队主动与“九顶”茶叶公司配合,通过反复讨论,制定出了“一芽一叶、一芽二叶”新产品加工工艺及技术标准,并由企业冠名“九顶龙芽、九顶玉叶”两个新产品的茶样研发成功,为夏秋茶及春未茶鲜叶的充分利用,增加了茶农收入,探索出了一条新路。四是积极筹备参加“西南地区名优茶博览会”。按照四川省农业厅文件要求,将于5月中旬在成都举办“西南地区名优茶博览会”,为展示我县茶叶特色,扩大影响,提升知名度,主动协调了“九顶”、“绿源”茶叶公司参加,目前,正在积极准备之中。
三、下步工作紧抓不放
一是狠抓茶果病虫害防治。茶叶重点以“军配虫”、“茶毛虫”防治为主,水果重点防治果实害虫和叶片病害。二是抓基地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配合漆碑、庙安等重点产业基地乡镇,实施基地路、渠、水等整治。三是实施低产茶园改造,重点实行土壤培肥和树冠修剪改造。四是组织参加茶叶博览会和水果市场开拓,加大产业产品宣传,为伏季水果销售打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