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农兴业网团旗下网站·中国农业百强网站(科教文化类十强)
用户名: 密码:   注册帐号 忘记密码?
当前位置: 中国农民网 > 农知农技 > 农技动态 > 人才支撑农业农村经济发展 返回首页

人才支撑农业农村经济发展

时间:2012-10-26 16:43来源: 作者:收藏
    本报记者 江娜

    “国以才立,政以才治,业以才兴。”农业农村人才是我国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强农的根本。农业部部长韩长赋指出:人才工作事关党和国家事业大局,农业农村人才是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第一资源。党的十六大以来,全国农业系统不断加大人才培养力度,着力健全人才培养体系,农业农村人才队伍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成为我国现代农业建设的重要支撑力量。

    三支队伍构建农业农村人才大网

    今年8月份,一场突如其来的“粘虫”灾害降临我国北方玉米产区,给秋粮生产带来严重威胁。农业部立即组织国内玉米种植、病虫害方面的顶级专家、院士紧急会商,《2012年粘虫防治技术指导意见》以最快的速度发布到东北玉米产区。

    8月中旬的一天,记者在此次虫害高发区——吉林省公主岭市范家屯镇看到,市植保专业防治队的队员正在玉米地里开着大型轮式喷雾机帮助农民打药,站在一旁指导的市植保站站长姚振告诉记者,经过打药以后效果很好,粘虫危害已经基本得到控制。

    农业农村人才队伍的长足发展和卓著贡献在近年来粮食生产克服重重困难夺取“九连增”的过程中体现的最为直观。在这场会战的不同阶段、不同战场发挥重大作用的正是农业农村人才的三支队伍:以各大科研院所、大专院校专家、科学家为主,着眼于农业基础研究和重大技术研究的科研人才队伍;以各地植保、土肥、畜牧兽医等部门技术人员为主,致力于将技术推广应用到实际生产中的推广人才队伍;以农村发展带头人、技能服务型人才、生产经营型人才等为主,立足农村、服务农村、带领农村发展的实用人才队伍。

    这三支队伍在农业农村发展的不同领域、不同环节发挥作用,相互补充,连线结网,构成了一张覆盖农业农村各个领域的人才大网。近年来,各级农业部门围绕现代农业发展需求,大力推进农业农村人才队伍建设,农业科研人才、技术推广人才、农村实用人才队伍都发生了可喜的变化,据统计,截至2010年底,我国有农业科研人才27万人、技术推广人才78万人、农村实用人才约1048万人,农业农村人才总量占全国人才资源总量的10%左右,相当于我国每万亩耕地上已经拥有了农业科研人才1.4人、技术推广人才4.3人、农村实用人才54.8人,这张人才大网为“三农”事业的发展提供越来越强有力的支撑。

    行之有效的人才培养路径逐渐清晰

    9月22日,中组部和农业部联合举办的2012年第10期全国大学生村官培训班落下帷幕,共有1000多名大学生村官分不同片区、不同主题参加了本年度的培训,他们在这些丰富实用又有针对性的课程中增长了知识,增强了“三农”服务技能。“这些课程让我们学到了在大学里学不到的知识、方法和经验,为我们做好农村工作奠定了基础。”山西大学生村官李果红在北京韩村河参加完大学生村官培训班后兴奋地说。        

 

 

    近年来,在培养、评价、使用等农业农村人才队伍建设的关键环节,各地、各部门积极探索、科学实践,逐渐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体系和路径。

    在人才培养方面,以重大项目带动以及与产业项目结合培养人才已成为推动农业农村人才工作的重要抓手。农业部启动农业科研杰出人才培养计划,依托“千人计划”平台引进高层次人才,依托转基因新品种培育重大专项、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等重大科研项目,加快培养创新型科研人才。各级农业部门深入推进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截至去年底,超过95%的县(市、区、旗)基本完成改革任务,推广机构的公益性进一步明确。实施基层农技人员知识更新培训计划,将800个示范县8万名县乡两级农技人员集中到农业院校进行为期1周的知识更新培训。通过实施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素质提升计划、农村实用人才培养“百万中专生计划”、农村劳动力培训阳光工程等项目,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农村实用人才培训体系正加快构建。

    在人才评价方面,评价机制逐步完善,注重业绩和服务产业的导向更加鲜明。在广大农业科研单位进一步完善评价标准,树立科学导向,逐步把解决农业生产中的实际问题和对农业产业发展的实际贡献,作为评价科技人才的重要标准,鼓励科研人员围绕生产需求,深入基层和生产一线服务。推广人才的评价围绕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各地积极创新农技推广运行管理,建立农技推广责任制度,实行农技人员聘用管理,创新工作考评机制,把农民的满意程度和解决生产实际问题作为考核的主要依据。积极探索农村生产型人才、农村经营型人才、农村技能服务型人才的认定评价办法,开展农村实用人才技能鉴定和各种技能大赛,评选表彰优秀农村实用人才,努力促进农村实用人才脱颖而出。

    在人才使用方面,坚持以用为本,农业农村人才发挥作用的环境明显改善。搭建农业科研人才创新平台,积极争取各类农业科研项目,扩大农业科研经费支持力度,为科研创新活动提供保障。支持农技推广人才发挥作用,组织实施农业科技入户工程、粮棉油糖高产创建、测土配方施肥等各类农技推广类项目,安排工作经费,建立示范基地,改善推广条件,支持广大农技推广人员服务当地生产发展,解决农民生产中的实际问题。支持农村实用人才创业兴业,通过80万名科技示范户物化补助、64万名村级防疫员劳务补助,以及农机大户的购机补助、种养大户的土地流转扶持等一系列政策措施,有效调动农村实用人才创业兴业的积极性。

    统筹谋划农业农村人才长远目标

    农业农村人才队伍建设必须立足长远、统筹谋划。国家人才规划纲要把农业科技人才列为国民经济重点领域急需紧缺人才范畴,把农村实用人才队伍作为国家六支人才队伍之一,把现代农业人才支撑计划作为国家十二个重大人才工程之一。

    2011年,中组部、农业部等五部委联合印发了《农村实用人才和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2010-2020年)》,农业部还联合教育部、科技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专门印发了《现代农业人才支撑计划实施方案》,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农业农村人才队伍建设进行了全面规划。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对农业农村人才队伍建设进一步作出部署。在去年底召开的全国农业工作会议上,农业部部长韩长赋对农业科研人才、农技推广人才、农村实用人才三支队伍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

    “这些重要的部署和安排为我们做好新形势下农业农村人才工作指明了方向。”农业部人事劳动司司长曾一春说,“下一阶段,我们的总体目标是扩大人才规模、改善人才结构、优化人才环境、发挥人才作用,到2020年,努力建设一支规模宏大、结构优化、布局合理、素质优良的农村实用人才和农业科技人才队伍。”

    突出抓好以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为重点的农业科研人才队伍建设。适应现代农业发展对科技创新的迫切要求,依托重大科研项目和优势科研基地,大力培养农业科研领军人才,着力打造科研创新团队,带动农业科研人才队伍全面发展。

    切实加强以骨干农技人员为重点的农技推广队伍建设。适应发展现代农业对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的迫切要求,加强农业技术推广人才队伍建设,充实基层一线,提高人员素质,增强基层农技推广服务能力。

    全力推进以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和新型职业农民为重点的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落实中央要求,加大各类农村人才培养计划实施力度,扩大培训规模,提高补助标准。加快培养村干部、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到村任职大学生等农村发展带头人,农民植保员、防疫员、沼气工等农村技能服务型人才,种养大户、农机大户、经纪人等农村生产经营型人才。

    几点启示

    农业农村人才队伍建设是一项战略性工程,我国有限的农业资源需要高素质的人去经营,特别是在当前发展现代农业、统筹城乡发展的攻坚时期,更需要一大批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强农惠农政策的执行者,需要一大批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引领农民思想变革、带领群众建设美好家园的骨干力量。在农业农村人才队伍建设中有几点启示值得深思:

    首先要强化人才工作组织领导,为党“三农”事业发展集聚人才。当前,人才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而要抓好“第一资源”,发挥“第一资源”作用,必须加强党对人才工作的组织领导。只有加强对人才工作组织领导,提高人才工作科学水平,才能更加有力地推进人才强农、科教兴农战略,更好地为科学发展、创新发展、转型发展引进、培养和集聚更多急需紧缺人才;才能把尽可能多的人才团结在党和政府的周围,凝聚到“三农”事业中来,才能使农业农村发展充满生机活力。才能有力有效解决人才发展中的突出问题,调动各方面抓人才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人才强农战略更好地实施。

    其次,要从体制机制上着手,为人才发展搭好梯子。要着力破除各种束缚人才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障碍,激励人人努力成才,激发人才创造活力。农业农村人才主要面向生产一线,衡量其成长的标准既需要考虑成果、论文等因素,但更重要的是要看在农业生产、农业科研实践中的作用和贡献。在人才培养上,要防止与使用脱节和脱离农业生产实际;在人才评价上,要防止唯学历、唯论文倾向,引导广大科技人员“把论文写在大地上”;在人才选拔上,要防止德才偏失,引导大家潜心研究、安心工作、热心服务。

    第三,必须把人才工作放到事业发展的大局中去谋划。以用为本,是人才发展的重要方针,事业发展离不开人,人才的培养同样不能离开事业发展。抛开事业发展孤立地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人才工作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也绝对不可能取得成功。近年来,有关部门紧紧围绕农业农村经济工作中的大事,寻找农业农村人才工作的着力点,收效明显。例如,积极响应国家关于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的战略部署,组织开展大学生村官培训班,提高他们创业能力和带领农民群众致富的能力,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结合国家大力发展农村沼气、大力推进农机化事业发展的有利时机,找准人才工作定位,努力促进沼气工、农机手等农业技能人才成长,工作有了新的亮点等。

    第四,落实人才优先发展方针,加大人才队伍建设投入。世界各国的实践和我国发达地区的成功经验均证明,谁能做到人才优先发展,谁就抢占了发展的先机,就能实现率先发展、科学发展。人才优先发展,核心是加快构建人才优先发展的战略布局,坚持人才资源优先开发、人才结构优先调整、人才投资优先保证、人才制度优先创新。现阶段,我国农业投入、农业科技投入总量不足,加之人才开发具有缓效性和隐效性,不少地方存在“见物不见人”问题,人才队伍建设投入不足,在欠发达地区尤其突出。

    所以,必须要将人才优先发展、人才优先投入理念贯穿和落实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方针政策和工作部署中,以人才优先发展引领带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分享到:
    
------分隔线----------------------------
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友情链接(按推荐调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