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农兴业网团旗下网站·中国农业百强网站(科教文化类十强)
用户名: 密码:   注册帐号 忘记密码?
当前位置: 中国农民网 > 农知农技 > 农技动态 > 三农三问三答 河北生物公司新疆“问路”记 返回首页

三农三问三答 河北生物公司新疆“问路”记

时间:2012-11-05 11:37来源: 作者:收藏
  三农直通车综合报道:卢庆国的心随着秋风飞到了新疆。

  去年这个时候,他从喀什机场赶往莎车县,一路看到的是茫茫戈壁。在弥漫尘沙中穿行,他听到了越野车的喘息。

  这时他听到了一个伤心的故事——

  当地农民宁可土豆烂在地里,也不愿挖出来,因为卖土豆赚的钱,还不够挖的开销。

  “农民真苦,农村真穷,农业真危险”,他禁不住想起了十余年前李昌平上书国务院的话。

  当年的“三农”困局,今天还难以破解么?作为晨光生物董事长,卢庆国有自己的想法。

  进入天然提取产业,三千个日夜,他和他的团队,痴情于农业深加工和现代农业的发展。

  把“实验室经济”模式作为支撑,他们把晨光生物这个县办小厂,变成了“世界冠军”;通过创新思维创新技术和装备,他们把晨光生物变成了行业迄今唯一一家上市公司。

  在河北邯郸小县城曲周的工厂里,卢庆国曾经这样问自己:晨光生物能为更多的农民做点什么?

  边疆农业如何长出高科技?

  韩文杰揉着眼睛。过去几个月,这位晨光生物新疆公司总经理一直在“移动办公”。

  自夏秋时节开始,他每月都会从库尔勒出发,到新疆各地子公司走走瞧瞧。

  2005年,晨光生物从新疆等地收购辣椒,物流成本在七八百万上下。一车辣椒运回曲周,提取的辣椒红,只有几个瓶瓶罐罐。如在新疆进行粗加工,成本就能大幅度降低。2006年,卢庆国开始了在新疆发展的规划。

  新疆166.49万平方公里,占全国陆地总面积的1/6。由于日照长,光热资源丰富,昼夜温差大,这里拥有农业发展的良好条件。

  卢庆国将第一站选在了库尔勒。这里是新疆辣椒主产区。

  “我们来的时候,新疆没有一家从事天然提取的企业。”在韩文杰看来,第一,空白意味着商机;第二,这里农产品深加工能力不强。

  抱定“用辣椒给世界染上中国红”的信念,依托晨光生物国家企业技术中心、“辣椒红色素、辣椒素的规模化生产工艺技术”等优势,韩文杰在新疆小辣椒里做出了大产业。

  把晨光生物的技术带到新疆。晨光人向传统挑战,用无数次试验创新采用复合溶剂带柄提取、稀液强制离心分离等技术,有效去除了提取液中的非目的物,首创了干辣椒带柄加工工艺。

  “如按我们目前年加工7万吨干辣椒规模计算,每天需要1万多人去柄。单是带柄加工一项,我们每年可节省成本上亿元。”卢庆国给记者算了一笔账。

  离心方式取代静置沉淀分离,晨光生物建成了国际首条连续离心分离线。在记者走访的新疆晨光天然色素有限公司不起眼的车间里,韩文杰介绍:“晨光拥有全世界最大的辣椒提取、分离生产线。”

  晨光生物不断革新工艺,将传统辣椒提取产业的单一溶剂变为复合溶剂,攻克了辣椒红和辣椒素高效兼得重要技术难题。韩文杰通过“移动办公”,严格监管工艺流程,把复合溶剂的性能进一步提升。

  边疆农业如何长出高科技?韩文杰说:“晨光生物率先进军新疆天然提取产业,引领带动东部企业的创业热潮。如今,这里已经积聚了十多家辣椒深加工企业。”

  边疆农村如何实现产业转型?

  “转型难”让刘长友头疼。这个军人出身的汉子,不怕天,不怕地,只怕农村太贫苦。

  作为莎车县主管农业的副县长,他讲起了莎车转型的故事。

  莎车是喀什最大的农业县,户籍人口约80万人。这里土地肥沃却长期贫困。“农村一直找不到合适的产业,基本上种什么赔什么。”到任不久,刘长友就了解到,“莎车农民吃够了盲目种植的苦”。

  当地农民基本上凭经验吃饭。上一年土豆卖得好,下一年就大规模种土豆。结果,全国土豆大丰收,价格一降再降。

  “我们也引进过农业加工企业。公司需要什么,就在农村种什么。但是,我们对公司的能力不了解。农产品种好了,公司却无力收购了。”

  边疆农村如何实现产业转型?这成了刘长友等人的心结。晨光生物公司的落户让事情出现了转机。

  作为一家集农产品精深加工、天然植物提取为一体的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今天的晨光生物,正处在产业调整的关键时期。

  “我们的辣椒红产量,占到了世界总量一半以上。晨光未来的发展,需要拓展新的领域。”经过长期周密的调研,卢庆国决定,在莎车建厂,提取叶黄素。

  莎车县米夏乡党委书记赵春阳告诉记者,从万寿菊中提取叶黄素效果很好。以往,整个莎车县,万寿菊种植面积不过300亩。在晨光生物入驻之后,这里的万寿菊种植面积扩大到4万亩。

  在莎车蜿蜒的小路上,一辆辆农用车满载着万寿菊,奔向晨光莎车公司。

  “以前,没有大企业,农作物卖给谁?农村产业转型只能失败。现在不同了。晨光生物有实力,懂市场。有了龙头企业,就有了规模化、专业化、机械化种植和统一化管理。我们要像抓自己娃娃一样抓万寿菊。”在赵春阳看来,经过了几轮转型风波,莎车农村迎来了产业转型的机遇。

  边疆农民如何持续增收?

  阿布都赛买提·麦西热甫,在一大片万寿菊地头上,遇到了武胜学。

  “你们明年还要多少?我们可以再多种一倍。”

  作为米夏二村二组大队长,阿布都赛买提·麦西热甫不肯轻易放过本组农民致富的机会。

  武胜学搓了搓手:“我们正在分析预测明年的市场需求,一有结果马上告诉你。”

  自从进入六月以来,武胜学一直在田间地头跑来跑去,负责当地的收购。根据他了解的情况,莎车县把万寿菊种植作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措施。

  “县里专门拿出资金,支持农民种植。晨光生物拿出500多万元,购买了1200吨化肥,免费供给万寿菊种植农户。”武胜学告诉记者,“我们联合设立了督导组,指导农民防范红蜘蛛。”

  晨光生物与当地政府配合,输出技术,输出管理。政府+龙头企业,这给当地农民致富增收打下了根基。阿布都赛买提·麦西热甫告诉记者:“万寿菊花期四五个月,每十天采花一次。一亩地可以收入两三千块。”

  在小县城曲周的工厂里,卢庆国正在规划晨光生物的蓝图:从西部到东部,从农业到工业,从进口到出口,承担更多国家课题,培养世界公认的专家,用10年左右时间,建设世界天然提取物产业基地。

  从跨入天然提取物行业的那一天起,卢庆国就一直忙碌着。

  自小在曲周这个农业县长大,他深知“农”字的辛苦。早就是上市公司老总了,他仍然每天在公司转到掌灯。他和他的团队一起,在为晨光生物壮大努力的同时,也在为逐步脱掉农民“年终结算亏本钱”的外衣尽自己的一份力。

  >>>三农科技,更多致富经等你来取

 

分享到:
    
------分隔线----------------------------
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友情链接(按推荐调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