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农直通车综合报道:1月28日,新西兰驻华大使馆就新西兰奶制品中发现双氰胺(DCD)召开新闻发布会。新西兰大使表示,该国乳制品没有任何食品安全风险存在,也因此不打算公布采用恒天然奶源的中国企业名单。
中国证券报实地走访发现,超市卖场和婴儿用品专卖店中,不仅新西兰产地的奶粉未下架,而且国外奶源垄断现象严重,货架上充斥着“原装进口”和“进口奶源”的奶粉产品。
专家指出,短期内,双氰胺超标事件会导致全球奶源供应紧张,进而会推动奶粉价格上涨;长期来看,国外奶源占比不断升高将成为趋势。
恒天然存在瞒报嫌疑
“双氰胺毒性非常低,在食物中可能存在的残留,不会对任何年龄段人群的健康产生威胁。”这是新西兰初级产业部副部长卡罗尔·拜内尔对此次双氰胺事件影响的定性。到底多少含量的双氰胺才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影响?新西兰初级产业部直言:“国际法典对双氰胺残留设定限量,可能需要5年或更长时间来开展研究和考量。”
新西兰是全球最大的乳制品出口国,其中70%的奶粉由恒天然集团提供,雅士利、雅培、美赞臣、惠氏等奶粉企业均是其合作伙伴,甚至部分产品选择在新西兰当地生产罐装,再出口至中国进行销售。至于哪些国外和国内企业采用了恒天然集团奶源,新西兰大使在1月28日的发布会上表示,由于不认为这是一个食品安全问题,没有公布名单的打算。
根据新西兰政府提供的事件说明,恒天然集团存在瞒报的嫌疑。2012年春季,在草场使用双氰胺以后生产的乳制品中,恒天然集团常规监测发现了少量残留。而直至当年11月,恒天然集团才将此发现通报给新西兰初级产业部。随后,政府、乳品公司和化肥公司组成工作组开展研究。
最新进展显示,新西兰国内已经完成27份生鲜液体牛初乳以及36份生鲜乳样本分析,两类样本各有一份检出了可量化水平的双氰胺。目前,尚有53份样本正在进行分析,另有30份样本将陆续送检。
此外,恒天然集团后续监测发现,在酪乳粉、全脂奶粉和脱脂奶粉中发现了可检出量的双氰胺,而在黄油、奶酪或蛋白产品中未发现。
对于事件的后续进展,新西兰初级产业部表示,“国际普遍认为双氰胺不造成食品安全隐患,因此初级产业部没有理由或者意图撤回任何市场上的任何乳制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