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农兴业网团旗下网站·中国农业百强网站(科教文化类十强)
用户名: 密码:   注册帐号 忘记密码?
当前位置: 中国农民网 > 农知农技 > 农技动态 > 新型城镇化谁作主 拒绝南美式贫民窟 返回首页

新型城镇化谁作主 拒绝南美式贫民窟

时间:2013-02-21 16:52来源: 作者:收藏

强化对人的投资建设,淡化单纯对城的投资建设,成为新型城镇化的突出特点。(图片来源:www.ceh.com.cn

  三农直通车综合报道:耗时5年,投资100多亿元,建设面积达32平方公里的内蒙古鄂尔多斯康巴什新城,却面临着楼里黑灯的比亮灯的多,路上清洁工比行人多的窘况,因此被人们形象地称之为“鬼城”。

  而连日来,就在各地“两会”代表、委员热议新型城镇化实施细则期间,媒体又接连爆出南通、营口等多地频现“鬼城”的情况。

  《中国科学报》近日在走访智库机构、大学教授及科研院所的研究人员时了解到,虽然十八大提出了“集约、绿色”的新型城镇化思路,但各地方政府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依然存在盲目追求铺大摊子、延续以往城镇化问题的可能和风险。

  那么,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应该如何避免重蹈覆辙?

  以人为核心

  毋庸讳言,中央这次提出的“新型城镇化”,与上世纪90年代提出的“城镇化”具有类似的背景和动机:金融危机爆发之后(上次是东南亚金融危机),外需猛然回落,难以支撑起国民经济继续发展的重任。这时,城镇化作为推动未来经济增长的抓手被提了出来。

  然而,本次的“新型城镇化”又与之前的“城镇化”存在着明显的不同:强化对人的投资建设,淡化单纯对城的投资建设,成为新型城镇化的突出特点。

  前不久,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在国家粮食局科学研究院考察调研时明确指出:推进城镇化,核心是人的城镇化,关键是提高城镇化的质量,目的是造福百姓和富裕农民。

  接受《中国科学报》采访的专家认为,重视城镇化对人的切实意义,既是一种发展理念上的进步,也是对于之前城镇化问题的反思。

  安邦咨询的数据显示,从1978年到2011年,中国的城镇人口从1.72亿人增加到6.9亿人,城镇化率从17.92%提升到51.27%,速度惊人。

  但如果就政府提供的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水平来说,中国的城镇化率大概只有35%~36%,换句话说,仍然有2亿至2.5亿人没有享受到城镇居民所能享受到的公共产品和服务。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任若恩在接受《中国科学报》采访时明确提出,解决弱势群体的问题,是新型城镇化与之前最主要的区别。

  “以往的城镇化过程中对弱势群体投入不足,从社会公正角度来说是有很大问题的,所以必须要尽快让他们有城镇居民的身份,提高对于他们的投入。”

  在任若恩看来,随着农村生产力的提高,还会有新的剩余劳动力进入城市。他希望新型城镇化不仅要对已进城人口给予城镇身份以及社会保障,更重要的是通过制度设计,让城镇新进人口不必重复与上辈人相同的遭遇,而是一进城就具有城镇身份,享受市民待遇。

分享到:
    
------分隔线----------------------------
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友情链接(按推荐调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