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农直通车综合报道:2012年中国IT产业在创新中稳步前行。2012年中国IT产业占GDP比重6.3%,比上年提升了0.4%;IT发展创造了新的经济增长点,如电子商务、移动支付、数字消费等,推动了经济持续增长。移动互联网时代将全面到来。这是记者日前从深圳市政府与数字中国联合会共同主办的“2013中国(深圳)IT领袖峰会”上获悉的信息。数字中国常务理事李颖发布了《中国IT产业发展报告》。
报告显示,IT产业逐步向中西部地区转移,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加速融合。生态系统成为竞争的焦点。IT产业的竞争已经从单一产品和技术的竞争上升为生态系统的竞争。新兴热点领域发展迅猛。2012年主要热点领域包括云计算、大数据、社交网络、电子商务、物联网、智能语音等。报告预计,新一代信息技术将加速发展并呈现融合、智能、跨界趋势,移动互联网时代将全面到来。
(来源:光明日报)
移动互联网在农业信息化方面如何发展?网友:bjxllg——
办一个交易平台,使农户可以直接和消费者联系,进行能产品的预订和销售,这样一方面提高了农民的收入,另一方面城市人也可以吃上“特供菜”。
网友:痛并快乐
个人感觉农业是移动互联网最后到达的地方,放过多的精力应该是没什么用的。貌似没什么成功案例吧?农场品溯源应该是比较好的方向,但现在运营商做貌似没什么公信力。政府呢?貌似也不行,中国人信什么呢?和他合作应该有前景,不过现在还没弄清楚他是谁?
网友:张晓东——
和农民做信息互动,还搞所谓的名词,一看就没有懂行。如果没有SP搞鬼,定制一个菜单,让农民兄弟自己选择,只要界面做好,产品效果就能起到超自然效果。否则,只有等20年,家里有电脑像电视一样平凡和普及。但有个前提,SP不能搞鬼,但这是不可能的事。
网友:董军阳——
互联网通用办法不适合我国农村情况。必须跟官方一起走,以为政府解决难题的态度要求政府帮助推广。
网友:刘刚——
给农民提供一个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农民微博。
通过中心的云计算,得出各个地方的栽培特点,分析各个地方的栽培的农产品是不是重复太多,按照市场发展,气候,地理等因素,提出适合栽培的植物的建议。
网友:杜瑞雨——
不是很懂。小展望一下。
政务信息传达:通过短信、话音、WAP等形式,满足农民在村务管理上的信息化需求,如政策法规发布、政务公开、农情通报、劳动力信息通告等。结合农村政务实际,梳理农村政务流程,解决农村政令畅通、上传下达等问题。
农产品信息传递:通过短信、话音、WAP等形式,为产、供、销环节提供及时、全面的市场信息、技术资讯、沟通平台,如生产过程中的种养科技、农业气象、病虫害防治信息等;供应环节中的农资价格信息、农资市场、新品信息等;销售环节中的农产品价格行情、农产品市场分析等。结合农业产业特点,梳理农业生产、农资供应、农产品销售等环节中的各个流程,有效解决了产供销过程中信息传递的问题。将产供销环节中所需的各种市场信息、参考资料,及时、准确地传达到每位农民,农民们可根据自身的情况,及时制定生产和销售策略,从而形成对产供销环节进行积极引导。
网友:张志华——
我们普通居民关心的问题是农产品的安全、物美价廉。通过信息平台打通居民与农产品之间的信息通道,实现端到端的交易。就像现在的部分地区搞的原生农产品交易市场,农产品买的贵些,种植者获得利益;购买者买的放心。 这可以通过信息技术来解决。
(来源:移动Labs威客)
>>>三农科技,更多致富经等你来取
>>>科技专题,揭开传统农业经验背后的科学奥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