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农业发展的第一推动力也是科学技术
农业部关于推进农业科技入户工作的意见
2004年10月19日
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印发《2005年全国农业科技入户示范工程试点行动方案》
全国选择100个试点县,培育10万个科技示范户
辐射带动200万农户。
通过培训和示范,推广50个主导品种和20项主推技术。
使示范户先进实用技术入户率和到位率达到90%以上,示范户农产品产量和收入比上年提高10%以上。
农户作为我国农业生产经营的基本单位,承担着接受和使用农业科技的任务。从农业发展和农民实际需要出发,推动农业科技入户,对于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和科技应用水平,加速农业科技进步与创新,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的现代农业,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具有重大意义
一、实施农业科技入户的必要性
1 推进农业科技入户是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产品竞争力增强的迫切需要
2 农业科技入户是加快农业增长方式转变的迫切需要
3 农业科技入户是加强农业部门科技创新与推广能力建设的迫切需要
二、农业科技入户实施内容
1 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科技示范户能力建设为核心,以推广主导品种、主推技术和实施主体培训为关键措施,以创新机制与优化资源配置为突破口,建立科技人员直接到户、良种良法直接到田、技术要领直接到人的长效机制,有效解决农技推广“最后一公里”、技术转化“最后一道坎”的问题,促进农产品稳步增产,农业稳定增效和农民持续增收,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科技支撑。
二、农业科技入户实施内容
2 工作目标
(1)在全县培育506个科技示范户(村、场)开展技术指导和技术培训,辐射带动13万户农户;选拔31名左右技术指导员,与示范户(村、场)建立起长期、稳定、紧密的联系。
(2) 围绕农业重点推广实用技术,按照地区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发布的推广 的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带动各县(市)推广应用一批优良品种和先进实用技术。
(3) 示范户主导品种、主推技术入户率达到100%,技术到位率90%以上;农产品年产量比前三年平均水平增长10%左右,单位产量节本10%左右;具体指标由各科技入户工程专家组根据实际制定
(4) 引导农民发展经济合作组织、技术服务组织,主动加入农业合作社,探索和建立不同产业农业科技入户的有效途径与模式
3 实施范围及示范重点
以小麦、玉米、红花、设施农业、特色农业为重点,兼顾其它农作物和农产品的开发利用,选择种植类型相对集中、农产品商品率高、示范效果好、生态类型有一定代表性的科技示范户开展工作
4 组织实施
(1) 组建专家组
技术工作实行专家负责制
(2)确定技术指导单位和技术指导员
实行技术指导单位负责制
实行技术指导员包户责任制
技术指导员负责技术服务和示范户的信息采集,建立示范户技术服务档案,档案应注明示范户的基本情况、技术服务情况、补贴、辐射带动和经济效益情况。每季度末按要求上报。经县(市)专家组核定后录入示范户的技术服务档案。根据项目实施内容和规模每16-20户确定一名技术指导员
(3)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
主推具有高产、优质;抗病虫、抗旱、抗涝、抗高温等抗逆性强的农作物品种
因地制宜重点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地膜回收及秸秆运用技术;病虫害综合防控技术;棉花宽膜覆盖技术、棉花三控技术;玉米复播与青贮配套技术;精量半精量播种技术;科学施肥、灌溉技术等
(4)遴选示范户
示范户应具备的条件
(5)开展技术指导与服务
技术指导入户
技术培训入户
《信息服务入户科技入户示范户手册》入户
技物结合
(6)实施步骤
农业科技入户工程分三阶段:
1、准备落实阶段。建立专家组,制定实施方案,选拔技术指导员和示范户(场),筛选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确定考核指标和考核内容。
2、组织实施阶段。开展入户(场)技术指导和服务,组织技术培训,兑现物化补贴,组织科技下乡活动、监督检查等。
3、总结表彰阶段。对科技入户工程进行绩效考核、总结表彰。
三、科技入户工程的保障措施
(一)加强协调指导,提供组织保障
(二)加大扶持力度,夯实发展基础
(三)强化监督考核,确保措施到位
(四)加强宣传服务,营造良好氛围
(五)依托区位优势,选聘知名专家
四、科技入户的主要看法(经验)
一、政府重视,是科技入户工作的关键
二、技术培训是做好科技入户工作的基础
三、入户指导是科技入户工作的核心
四、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是科技入户工作的主题
五、严格考核是科技入户工作的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