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我县把早稻集中育秧作为促进水稻“压单扩双”和高产创建的一个重要途径,深入宣传发动,强化技术培训,加大财政投入,狠抓作风转变,实现了“五全”。
一是早稻集中育秧全覆盖。全县以双季稻高产创建示范区为主战场,实施早稻集中育秧,在示范区外将规模种粮大户列入其中。涵盖22个乡镇、333个村、3996个组、9.7万余个农户,落实集中育秧面积25.3万亩,其中核心区面积3.43万亩,落实集中育秧点333个、集中育秧主体564个。
二是新型育秧方式全推进。以推进软盘抛插秧和机插秧为主,基本淘汰大苗湿润育秧。落实盘育抛插秧2350亩,可插大田12.6万余亩;盘育机插秧1520亩,可插大田10万余亩。新建多层钢架育秧大棚1个,新建简易钢架育秧大棚50个,利用烟苗大棚育秧3处,大棚育秧面积共计4万余平方米。
三是种植品种和关键技术全优化。筛选适宜于本县的11个高产优质良种作为示范品种,分乡镇统一采购,以2000亩为单片做到一片一种。全面落实适时早播、增加用种量、催芽器催芽、壮秧剂或旱育保姆种衣剂育秧、地膜覆盖、适期插秧等技术,全县范围内没能出现坏种、坏秧、劣秧现象。
四是技术服务全过程。县农业局安排21名技术骨干,由局领导班子成员带队,分赴各乡镇包干落实任务,以发送手机农技短信、开展技术培训和实地指导为抓手,全程搞好技术服务。对全县所有集中育秧点实行“一点三人”责任制,保证每个点有一名乡镇干部、一名农技人员、一名村干部。
五是组织运行全规范。按照“基层政府发动、广大农民参与、集中育秧主体实施、农业部门全程指导、县乡财政促进”的工作机制科学运行,做到了环环相扣、有条不紊。全县统一实施方案、统一育秧协议、统一安排部署、统一技术培训、统一工作调度,确保全县上下“一盘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