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快推进我县农村信息化建设,破解农民群众获取信息难和信息化建设最后一公里的难题,2008年以来,由农科院、新华社云南分社和移动公司联合市、县农业局、移动公司,按照“为农民排忧,让农民享受公平信息资源,构建脱贫致富之路”的原则,在全省、市、县范围内启动“兴边富民”移动通信工程,通过“农信通信息发布管理系统”平台,以手机“三农通”短信的方式及时向本地区的农民群众、农业龙头企业、协会、农业合作社、种养殖大户等提供农业政策、农业科技、种养技术、农业气象、粮油市场信息、疫病(虫)防控、劳务需求、防灾减灾、农资农产品价格信息、生产加工、放心农资购买使用方法、农产品供求信息、农事农情、生活常识、抗旱防寒措施和权益维护等有关“三农”实用信息。三年来,通过7名信息员、审核员和管理员的共同努力,积极多方收集整理涉农信息,“三农通”农信通短信工作取得良好成效。
一是通过手机短信这种方便、快捷、易懂、实用性强的服务方式,及时、准确地把最新最优的种养技术信息传递给农民,解决了受益人在生产、经营、生活中的各种难题,有效节约了成本、提高了办事效率;二是通过平台把农产品供求信息在全县、市,甚至全省范围内发布,有效促进了农产品的流通,解决了农民品难卖的问题,增加了农民收入;三是及时指导农民抗灾救灾,如在2008年遭受特大冰凌雪冻灾害和2010年遭受百年未遇的特大旱灾中,我县因势利导,及时发布防寒防冻技术、抗旱保苗技术、水改旱措施等实用信息,提供积极正面信息以鼓舞抗灾减灾信心,指导农业生产,让农民群众有积极的信心度过难关,广泛调动了群众生产的积极性。
“三农通”的发布真正实现了农业信息服务的本地化和信息服务入户到家,提高了服务质量,深受农民群众、农业龙头企业、农业协会、农业合作社、种养殖大户的欢迎,实现了信息“兴农、扶农、富农”的目的,为我县的农业建设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三年来,共上报“三农通”短信589条,审核发布563条,其中有20余条短信被评为全省优秀信息。通过发布马铃薯、辣椒、畜禽等农产品供求信息,实现销售收入上千万元,全县11余万手机用户从中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