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赤霉病引起小麦死穗,是一种典型的气候性病害,爆发性、毁灭性强,大发生时导致严重减产,甚至绝产,给小麦生产带来重大损失,一般是扬花期侵染,灌浆期显症,成熟期成灾,可防不可控。特别是在小麦抽穗扬花期浇水后,田间湿度大、结露时间长,有利于病菌的侵染。乐陵市小麦、玉米常年连作,秸秆还田面积大,2012年小麦赤霉病发病较普遍,田间积累了大量菌源,主栽小麦品种不抗赤霉病,有利于病菌侵染发病,4月中下旬乐陵又普降大雪,气温偏低,使小麦抗逆性下降,极易感病。
当前,乐陵市正处于防治赤霉病的关键时期,为避免今年小麦赤霉病大发生,对小麦造成减产,乐陵市农业局早宣传、早发动、早动员,与乐陵市电视台积极联系,制作小麦防治赤霉病专题片,采用每天早、晚连续播放的形式加大宣传力度,提醒广大农民朋友提高认识,抓住关键时期主动用药,力争达到最理想的防治效果。
目前防治小麦赤霉病的有效药剂有氰烯菌酯、戊唑醇、多菌灵等杀菌剂,在小麦抽齐穗后每亩用25%氰烯菌酯悬乳剂100~150克、30%戊唑醇悬乳剂10-15克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75~100克,以上三种药剂任选一种兑水30公斤,均匀喷雾一遍,间隔5-7天在小麦开花期再进行第二次喷雾,用上述药剂时可加配高效氯氟氰菊酯、吡虫啉、磷酸二氢钾等药剂,不但防治小麦赤霉病、还可防治白粉病、锈病、蚜虫、干热风,增强小麦灌浆强度,提高粒重,起到小麦“一喷三防”,增加产量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