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有效改善中旗牧区生态环境,中旗将按照“总体规划、分步实施、量力而行、因地制宜”的原则,根据立地条件和经济基础采取有效的办法,不断加大生态移民工程争取力度,妥善解决转移牧民安置问题。
一是积极争取其它移民安置项目。寻求国家与自治区政策资金支持,稳妥推进、分步实施,有计划地将牧区人口和牲畜进行战略性转移,最终实现牧区人口保留1500户、6000人,全部发展家庭生态牧场,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牧民收入明显提高的总目标。只有达到这个目标牧区才有可持续发展的空间,牧民才有持续增收的希望。为此,把更多的智慧、财力和物力集中到如何吸引牧民离开草原进入城镇从事二三产业方面上来是解决牧区问题的关键所在。由于受牧民语言、生活习惯、文化素质、思想观念、择业能力等诸多条件制约,牧民转产就业创业的过渡期一般为10年左右,在此期间确保其能够享受城市廉租房、低保、社保等政策,就业创业环境须明显优于从事草原畜牧业,生活质量和水平须明显超过牧区,这是减少牧区人口,保护草原生态、促进边疆稳定、增加牧民收入的关键所在。二是依托自治区草原补奖政策试点移民工程,2013年计划转移安置牧民200户400人。按照相对集中、适度收缩、集中安置与插花安置相结合多渠道转移的办法,分别从住房安置、土地安置、就业安置、以教促移、技术培训、社会保障等多方面来安置转移牧民,确保牧民移得出、稳得住、能致富、不反弹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