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民县2013年承担2个水稻万亩高产创建示范片建设项目,在今年旱情严重的情况下,加强组织领导,确保关键技术措施落实到位。县镇各级农业技术推广部门组织农民认真抓好育秧技术,提高秧苗素质,严把大田移栽质量关,确保在最佳节令移栽完毕。加之移栽后气温偏高,降水适宜,光照充足,有利于移栽后秧苗早生快发,田间长势普遍较好。今年全县水稻大田移栽面积26000亩,其中一类苗23912亩,占94%;二类苗1144亩,占5%。
目前,水稻已普遍进入分蘖期,各镇(街道)正加强田间管理,为水稻高产创建再夺丰收赢得主动,提出以下建议:
1、够苗晒田
当群体总茎蘖数达到目标穗数苗的80%左右即开始断水,分次晒田,使群体高峰苗控制在穗数的1.1—1.3倍,晒田要保持到拔节前幼穗分化初期,以土壤板实、有裂缝、行走不陷脚、稻株落黄为度。
2、根据田间苗情,合理施用穗肥
水稻穗肥(促花肥与保花肥)的施用量根据苗情诊断进行微调,分蘖过多,叶色较浓的田块,降低穗肥的用量,并推迟3—5天施用,分蘖不足,叶色较淡的田块增施穗肥。水稻齐穗后,可喷施磷酸二氢钾等叶面肥,促进籽粒的灌浆结实,提高千粒重。抽穗后视苗情施用叶面肥。
(1)促花肥
施用25%的氮肥,40—50%的钾肥。每亩施用尿素8.7—9.8千克,硫酸钾4—5千克。于水稻移栽后35—45天(水稻叶龄倒3.5叶期)施用。
(2)保花肥
施用25%的氮肥。每亩施用尿素8.7—9.8千克。于水稻移载后55—65天(水稻叶龄倒2叶抽出时)施用。
3、加强病虫害监测,关键时期合理选用药剂进行防治
加强对水稻高产创建示范区病虫监测,做好重大病虫害发生的监测预报、及时发布信息,抓好防治工作。我县水稻生产应重点注意防治稻飞虱、稻瘟病、稻曲病、白叶枯病、稻螟虫的防治,药剂防治重点抓好分蘖末期至孕穗期的病虫防治(主要稻瘟病、稻飞虱、螟虫),破肚期前后的病虫害防治(重点是穗瘟、稻曲病、稻飞虱、白叶枯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