嵩县植保站2012年主抓了嵩县科技示范户及辐射户蔬菜大棚栽培技术指导工作,通过努力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达到了政策科技双入户 增产增效双丰收,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示范户及辐射户蔬菜大棚地点
1、指导嵩县绿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闫庄镇闫庄村,乔爱琴蔬菜大棚10个,为无土栽培。
2、指导闫庄镇店上村,马寿娃蔬菜大棚10个,辐射带动80户,150亩,80个蔬菜大棚。
3、指导德亭镇南台村,董广彦蔬菜大棚10个,辐射带动60户,120亩,60个蔬菜大棚
4、指导田湖镇新和店村,马水泉蔬菜大棚3个,辐射带动17户,60亩,17个温室蔬菜大棚,5个蔬菜大棚,10亩露地蔬菜。
5、指导田湖镇毛庄村,张占广蔬菜大棚5个,辐射带动115亩,10个温室蔬菜大棚,20个蔬菜大棚,20亩露地蔬菜。
6、指导库区乡翟河村,吴红末蔬菜大棚6个,辐射带动15户。
7、指导大坪乡李沟村,大棚蔬菜5个,辐射带动10户,40亩,20个蔬菜大棚。
二、示范户主要种植作物及品种
嵩县绿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田湖镇新和店村,田湖镇毛庄村,库区乡翟河村四个村,种植较为单一,主要为番茄与黄瓜,少部分种有礼品西瓜,豆角角。闫庄镇店上村,德亭镇南台村,大坪乡李沟村村,均为洛阳蔬菜生产基地,种植作物多,有番茄、黄瓜、白菜、萝卜、芹菜、豆角、菜椒、菠菜、蒜苗等。
品种选择上,我们与种植户一起上网查,外地考察,黄瓜上选取了寒玉6号、冬冠三号、寒秀、长春密刺、新泰密刺、山东密刺、津研6号、津杂1 、2号、津绿3号、津优3号、津杂号、津春3号、 中农11号、中农13号、翠绿、津优31号、冬冠三号、寒秀等品种,寒玉6号表现良好。番茄选择了马可波罗、西优15号、西粉3号、佳粉15号、L402、毛粉802、中杂9号、冀番3号、西优15号、金鹏一号、金鹏三号、斯特粉王、新改良108金樽等品种,马可波罗在田湖马水泉地产量达10000公斤。
朝天椒主要选取了三樱椒、豫杂三樱椒、大角三樱椒、豫杂三樱椒、新一代三樱椒、一喷红等品种。
其它作物也都对品种进行了考察选择。
三、推广主要技术:我们指导群众从建棚开始,到育种,分苗,移栽、大田管理,病虫害防治全过程,全方位指导种植技术。
以毛庄村张占广大棚黄瓜为例:在建棚时,除按建棚要求外,我们要求他进行熟土还棚。育苗时建议用营养盘育苗,减少了分苗过程。生产中主要指导技术如下:
1、整地:采用深沟高畦,畦宽1.8米-2.0米(连沟),畦高30厘米,南北走向,双行植,株距30厘米。
2、适时播种、育苗与定植:早春1-3月播种,夏秋植6-8月。春播采用浸种催芽后育苗或地膜覆盖直播,夏秋季浸种直播或干种直播均可。 浸种催芽在黄瓜播种中普遍应用,用50-55℃温开水烫种消毒10分钟,不断搅拌以防烫伤。然后用约30℃温水浸4 -6小时,搓洗干净,涝起沥干,在28-30℃保湿催芽,20小时开始发芽。
用育苗杯育苗,苗龄15-20天(2片真叶)时定植,于晴天傍晚进行,要注意保护根系,起苗前淋透水,起苗时按顺序,做到带土定植,以防伤根。
3、黄瓜对基肥反应良好,整地时深耕增施腐熟有机肥,亩施2千公斤-3千公斤,过磷酸钙30公斤作基肥。植株2-3片真叶时,开始追肥。追肥以"勤施、薄施"为原则,每隔6-8天追肥1次,亩施尿素5公斤-6公斤。 卷须出现时结合中耕除草培土培肥,采收第一批瓜后再培土培肥1次,亩复合肥30公斤,钾肥10公斤。
夏秋季1-2片真叶期和采收第一批瓜后各培土培肥1次,要重视磷钾肥,以避免陡长、早衰。
春黄瓜苗期要控制水分。开花结果期需水量最多,晴天一般一天淋水1次,旱情3-5天灌水1次。雨天时要做好防涝工作。
4、搭架引蔓与整枝: 一般卷须出现时插竹搭架引蔓,搭"人字架"。引蔓在卷须出现后开始,每隔3-4天引蔓一次,使植株分布均匀,于晴天傍晚进行。
5、病虫害:控制病虫害cf 大棚黄瓜生产至关重要,我们根据我我县的具体情况,重点对灰霉病、细菌性角斑病、霜霉病、蔓枯病、蔓枯病、枯萎病、疫病、花叶病毒病、根结线虫病、猝倒病、立枯病、沤病、瓜类炭疽病、白粉病、蚜虫等15种病虫做了观察指导,
特别是黄瓜霜霉病在我县经常发生,2012的5月份发生快,来势猛、危害重,15到20天后,迅速流行。我们提出了发病前用45%百菌清烟剂,每亩250千克熏烟,发病初期用:72%克露、 69%安克锰锌、58%雷多米尔-锰锌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等喷雾,并采用交替使用,及早预防,得到了有效控制。
四、经济效益具例分析:
闫庄镇的嵩县绿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10个大棚,主要是无土蔬菜大棚栽培,作物为黄瓜与番茄。黄瓜选择了高产优质抗病新品种:中研19号F-1;番茄选用了高产优质抗病新品种绿享108。黄瓜亩产1.6万公斤,总产1.6万公斤总收放2.88万元;番茄亩产一万公斤,总产9.5万公斤,总收入19万元。合计毛收入21.88万元。每棚约收入2万元。
田湖镇新和店村马水泉蔬菜3大棚,其中1个番茄棚,种植品种为马可波罗,8月育苗,9月移栽,上12月上市,上市期达3个多月,亩产创10000公斤。每公斤按2元,一个棚一季达2万元。
田湖镇毛庄村张占广20个吊瓜(礼品西瓜)大棚,一个棚一季产吊瓜2500公斤,每公斤最低按5元计算,一季创收12500元。
洛阳市市供蔬菜基地,种植三个村,320亩,150个棚,种有番茄、黄瓜、白菜、萝卜、芹菜、豆角、菜椒、菠菜、蒜苗等作物,为洛阳及嵩县供用无公害蔬菜,他们生产的白菜亩产达7500公斤(单价1元/公斤),萝卜亩产6000公斤(单价1元/公斤),菠菜亩产2000公斤(单价4元/公斤)、豆角亩产2000公斤(单价4元/公斤),蒜苗亩产2000公斤(单价5元/公斤)、番茄亩产6000公斤(单价2元/公斤),椒亩产3000公斤(单价3元/公斤),黄瓜亩产8000公斤(单价2元/公斤),,年供菜300多万公斤,亩创收平均达2.95万多元。由于流转了农村瘠薄土地,解放了大量劳动力并安排了近500名农民的工作岗位,为嵩县农业做出了贡献。
指导其它示范户及幅射户均取得了一个棚(一亩)近2万元的好收成。
五、主要做法
1、科学制定措施、及时完全落实:今年度对于蔬菜示范户、辐射户我们主要是给予了技术支持,从育苗到收获制定了一整套技术指导措施,并按此给予了技术指导。
2、抓好组织管理,保证圆满完成任务:植保站技术人员每星期实地检查一次,确保在每个关键环节,技术指导到位,保证了蔬菜安全生长。
3、选取优良品,推广新技术
4、开展科技培训,提高农民素质:蔬菜种植生产环节多,技术含量高,我们一开展就把传播科学知识当做主要工作,及早安排了培训日程,于育苗、移栽、生长前期、中期和后期,赴七个乡镇,开展了35次专项培训,时间35个半天,共参加学习人员600人次,印发了大棚黄瓜、大棚番茄生产技术要点;大棚湿温有效管理;大棚温计测量法;大棚病害无公害防治等8个技术材料,1500份有效地宣传的科学种植技术。还在红蜘蛛,蚜虫、霜霉病、病毒病、晚疫病、灰霉病等病害发生期开展了多次阶段性学习指导。有效地宣传的种植技术,解决了实际生产问题,受到了群众好评。
5、搞好试验示范,发挥示范户带动作用:搞好试验是推广的前提,我们这年度开展了不同品种、不同育苗方法、不同温湿度控制、不同施肥,不同药剂治病等小试验,取得成效后进行推广应用,其中病虫害防治技术在全县得到了展示与推广。
6、采取多种形式,调动群众蔬菜积极性:我们在取得经验的基础上,扩大项目宣传,调动农户种植积极性,提高示范户与辐射能力。在生产中我们利用一切机会组织干部群从参观学习,共组织30次外地人员来参观,25次本地人员参观学习,河南省农业厅,洛阳农业局,嵩县农业局,嵩县科委,开发办等单位的领导均到大棚指导工作。
六、问题与建议
问题:
1、大棚建设首期投资大,制约了大规模发展
2、技术含量高,技术人员少,指导受限
3、种植面积小,成不了产销一条龙,杂支大,价位低
建议:
1、加大宣传,提高科学高效种田意识
2、加大投资,加大扶持力度,如在低产低效的瘠薄地,如成功开展一个大棚,扶持一半投资,乡村提供良好的土地流转环境。
3、可集中大区连片建立无土种植区,形成产业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