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螟是勃利县玉米生产的常发性害虫,每年均有一定面积发生,个别品种发生危害较重,严重地块折蓼、折杆率高达15—30%,减产在20-30%。今年我县玉米种植面积达90万亩以上,是近年来种植面积最大的一年。为保障我县粮食生产安全,县农业局和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高度重视玉米螟防治工作,及时主动控制其危害,力求把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
2013年7月12日,在县农业局的安排部署下,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协调购置赤眼蜂虫卵配备到位,召集全县10个乡镇主管农业乡(镇)长及农技推广站站长研究防治玉米螟具体措施,发布防治任务,发放防治物资。根据“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采取生物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措施,一是进行生物(赤眼蜂)防治。放蜂时间:7月12日-15日左右,第二次放蜂7月17日-20日左右。放蜂数量:每亩7500头,分2次释放;二是进行化学防治。在玉米心叶末期(即有2%--5%植株抽蓼)用毒土颗粒剂撒于大喇叭口内。40%辛硫磷乳油(或48%毒死蜱乳油)0.5升加细沙100公斤混均拌匀制成颗粒剂,每株2--3克撒于大喇叭口内。
此外,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还通过电视专题、手机短信、下乡讲课等各种形式发布虫情预报,加强宣传与培训。开通技术咨询服务电话0464-8522696,指导农户及时防虫。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和广大农户,采取统一组织、统一时间、统一购药、统一防治、统一检查的方式,开展统防统治工作。同时组织广大农技人员,分片包干,落实责任,切实做好防治指导工作,确保我县粮食丰产丰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