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6日,在剪市镇政府的会议大厅里,悬挂着一条醒目的大红横幅——“桃源县剪市镇阳光工程水稻集中育秧员培训班”,县农业局高级农艺师李虎为上百的村民讲集中育秧课。
会后喜雨村种粮大户郭成佳紧拉着李虎的手说:“李老师,去年参加集中育秧员培训班后,俺当上了村里的水稻集中育秧员,种的双季稻获得了大丰收;今年俺准备育15亩秧田,要当集中育秧专业户,技术上还要请你们多指导哟!”
据介绍,今年桃源为完成水稻集中育秧20万亩的任务,从1月28日起,县农业局、县阳光工程办公室就开始组织农技骨干、聘请省市专家教授,以阳光工程培训为载体、以培养和发展水稻集中育秧员为重点,深入双季稻主产乡镇、示范点、田间地头,采取理论培训、教学互动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式,开展水稻集中育秧员和集中育秧技术培训;通过培养水稻集中育秧员,发展育秧专业户,培育新型育秧主体,扶持他们开展适度规模的专业化育秧。县农业局负责人彭爱立介绍说,培养水稻集中育秧员、发展育秧专业户,可以有效地发挥两个作用:首先,发挥政府的作用,通过行政推动和补贴促动,实现优势资源向专业户倾斜和集中,提高专业户育秧积极性,便于规模化布局、标准化生产、机械化操作、一体化管理;其次,发挥市场的作用,培育和发展育秧专业户,为周边缺劳力、缺技术的农户培育水稻秧苗,按市场的方式收取购秧款,可以降低成本、解决劳动力不足等现实问题,达到控制直播、压单扩双、遏制抛荒的目的。
截止到2月27日,桃源已在12个双季稻主产乡镇举办阳光工程水稻集中育秧员培训班,共培训水稻集中育秧员、农村干部群众2600余名,新发展10亩以上的集中育秧专业户160户,免费发送技术资料5400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