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农兴业网团旗下网站·中国农业百强网站(科教文化类十强)
用户名: 密码:   注册帐号 忘记密码?
当前位置: 中国农民网 > 农知农技 > 农技动态 > 山西夏县庙前镇西村加大发展步伐实现小康村翻番 返回首页

山西夏县庙前镇西村加大发展步伐实现小康村翻番

时间:2013-08-15 17:33来源: 作者:收藏
夏县庙前镇西村耕地面积1700亩,4个村民小组,580口人,15名党员,是2006年全省首批新农村建设试点村。这几年,该村收入主要靠中药材和外出打工。中药材面积1300亩,在外打工有150多人。201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7915元,基本达到了小康水平。  如何再进一步,实现小康村收入翻番?该村“两委”班子进行了认真的讨论和研究,通过外出考察学习,反复论证,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决定紧紧抓住县委、县政府在前山沿地区大力发展干果经济林的有利机遇,把发展核桃经济林作为该村“一村一品”的主导产业,兼顾中药材,加大劳务输出,发展生态旅游。  一是大力发展“一村一品”、 “多村一品”,形成规模效益。从2011年开始,西村栽植核桃1400亩,人均2.4亩,每亩栽植33株。三年后进入结果期,形成产量,每株产核桃8斤,一斤10元计算,每亩可收入3000多元。仅此一项,人均纯收入7000元以上。五年后进入盛果期,产量和收入大幅增加。到那时,西村岭就是名副其实的花果山,春天花开遍野,秋天硕果累累。到那时,核桃林将会成为农民发家致富的摇钱树,增收翻番的聚宝盆。  二是继续发展中药材。鼓励引导群众在核桃林下种植黄芹、防风、远志等中药材1300亩,人均2亩多,每亩药材纯收入1500元。仅此一项,人均纯收入3300余元。  三是加大劳务输出,增加村民的工资性收入。积极组织村民外出务工,使全村在外打工的人保持在150人左右,人均年收入2万元以上。仅此一项,全村人均纯收入5000多元。  四是发展生态旅游,建设美丽西村。栽树就是栽人文、栽历史。通过实施通道绿化、村庄绿化、荒山造林,真正形成“村内有园林,巷道绿成荫,村周有林带,村外经济林”的新模式。 
分享到:
    
------分隔线----------------------------
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友情链接(按推荐调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