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农兴业网团旗下网站·中国农业百强网站(科教文化类十强)
用户名: 密码:   注册帐号 忘记密码?
当前位置: 中国农民网 > 农知农技 > 农技动态 > 四川通江县“四个三”措施加强农业项目管理 返回首页

四川通江县“四个三”措施加强农业项目管理

时间:2013-08-26 07:41来源: 作者:收藏
    通江县是四川省现代农业建设重点县。近年来,在省农业厅的关心支持下,共实施农业重点项目14个,建成高标准农田12.5万亩、户用沼气池5.3万口、机耕道1250公里、优质粮油基地100万亩,特色农业产业基地45万亩,建立了完备的农技推广、植保预警、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和农业综合执法体系,通过项目建设推动全县农业跨越发展。项目管理实施过程中,主要推行“四个三”措施。  
    一、建立三项机制,强化督查考核。一是建立“六个一”的工作机制。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农业项目工作,对每个农业重点项目按照“一名挂包县级领导、一个工作责任主体、一个项目建设班子、一套实施方案、一套考核办法和一杆子抓到底”的要求建立相应的独立工作机制,把农业重大项目作为党政领导、相关部门重点工作,食用菌、茶叶和马铃薯三个主导产业分别由三名县委常委担任挂包领导。二是建立“四个一”的督查考核机制。县委、县政府把农业重点项目纳入相关乡镇和涉农部门年度目标进行综合考核,由县委督查科和县目督办按照“一旬一督查、一月一通报、一季一考核、半年一总结”进行督查,确保了各重点项目建设加快提前。三是建立与绩效挂钩的奖惩机制。县委、县政府将涉农项目的建设、管理和效益与部门和乡镇的主要工作、与主要责任人的任用、与相关专业技术人员的职称评聘全面挂钩,确保项目建设质量和效益。2012年,农业局局项目工作获县委奖励,奖励工作经费30万元。  
    二、突出三个重点,强化项目整合。一是基础设施项目重点投向产业带。近年来,全县建成了45万亩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成了4个食用菌、3个茶叶和2个马铃薯产业带,县委、县政府强化项目统筹,路为产业建、水为产业修、电为产业通,所有的基地实现了基础施设配套,在建的通江银耳产业园整合了24个部门30个项目6.65亿元的资金。二是重点龙头企业建到基地上。采取调剂土地、减免税收、配套项目等激励措施,引导龙头企业将加工厂、科研部建到产业基地。目前已有6家省级龙头企业、10家市级龙头企业入驻各特色产业基地,使每个基地都有1个企业入驻,实现了农户与企业的有效对接。三是良繁体系重点围绕产业建。食用菌、茶叶和马铃薯三大主导产业都建立了从品种选育、良种扩繁到田间推广的“育繁推”一体化体系,通江银耳、空山马铃薯实现了品种的自育自繁,仅2012年就培育通江银耳新菌株12个、马铃薯新品种1个,生产原原种1000万粒。  
    三、把住三个环节,注重监管并重。一是把住项目规划。以中央、省委、市委1号文件为指引,认真落实省厅的重大决策部署,及早谋划、储备项目,提前组织、科学编制规划和可研。二是把住项目实施。在高标准农田、农民培训、农村沼气、机电提灌等民生项目上采取农户自愿申请书、建设合同约定书、质量保证书、物业管理书与项目公示制相结合的“四书一制”建设方式,以农户自建为主;在高标准农田、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等重大项目上,注重与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与优势特色产业发展区建设、与新农村建设、连片扶贫开发相结合,采取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投标制、合同制、工程监理制、项目奖励制的建设方式,增强项目实施的公开性和公平性。三是把住项目管理。采取专业监理监督、业主监督、镇村干部监督和群众代表监督“四位一体”的质量监督方式,确保了项目建设质量;在项目资金管理上,坚持专户储存、专帐核算、专款专用、专班实施的“四专管理”制度,在确保项目资金不被截留挪用的前提下,力争把其他部门的项目整合到农业项目上来;在项目后续管理上,采取明晰产权主体、落实管护责任、建立管护制度,确保建成项目的可持续利用。  
    四、发挥三个作用,突出带动效应。一是发挥农民主体作用。坚持把带动农民增收致富作为项目工作的出发点,从申报到建设到监管,都先进行民意调查,实不实施、怎么实施,充分征求农户意见,让农民群众自主选择、自主参与、自主评判、自我受益、自我发展。近两年来,全县农民通过“一事一议”投入到产业发展项目的资金达8000万元以上。二是发挥专业合作社的引领作用。培育了空山马铃薯、大巴山食用菌等一批有影响力的专业合作社,通过这些新型农村经济组织引导农民参与农业项目、用好农业设施,当成自己的家业来干,既提高了农业的组织化程度,又壮大了产业发展规模化程度。去年,空山马铃薯获得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大巴山食用菌专业合作社年新增产值达3000万元以上。三是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依托项目实施,引领罗村、山霸王等省、市龙头企业将工厂办到基地,与近4万户农民建立长期利益联结机制。依靠经营主体参与实施农业项目,带动了农业持续发展、农民持续增收。  
 
分享到:
    
------分隔线----------------------------
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友情链接(按推荐调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