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我站冬前田间病虫越冬基数调查,结合我市种植结构、栽培条件、天气预报等因素综合分析,预计2013年我市农作物主要病虫草鼠害中等发生,局部偏重发生,发生总面积590万亩次,其中虫害355万亩次,病害177万亩次,草害520亩次,鼠害8万亩次。
一、农作物主要病虫草害发生趋势
1、小麦病虫害 麦田杂草中度发生,局部偏重发生,发生面积41万亩;小麦穗蚜中等发生,局部偏重发生,发生面积45万亩;地下害虫偏重发生,发生面积38万亩;小麦红蜘蛛偏重发生,发生面积42万亩;小麦白粉病中等偏轻发生,叶锈病中等流行;小麦吸浆虫轻度发生,发生面积1万亩,主要在东西姚温与新街一带发生;小麦纹枯病、全蚀病中等偏轻发生,发生面积2万亩;叶锈、条锈偏轻发生,发生面积1万亩。
2、玉米病虫害 玉米螟中度发生,局部偏重发生,发生面积40万亩;农田鼠害、玉米红蜘蛛、蚜虫、土蝗中等发生,发生面积58万亩;以小地老虎、蛴螬、金针虫为主的地下害虫偏重发生,发生面积40万亩;二点委夜蛾轻度发生;玉米顶腐病中度偏轻发生,发生面积5万亩次。
3、暴发性病虫害 条锈病在水地麦田有偏轻流行趋势,发生面积48万亩,我市发病较重的区域在蒲州鲁家及西阎一带,发病原因主要是由于品种抗病性不强,据气象局预报3-4月份降水34-41mm,对于诱发条锈病不利;东亚飞蝗(夏蝗)中等偏重发生,局部可能会出现高密度蝗点,发生面积6万亩;粘虫轻度发生,发生面积15万亩;
4、棉花病虫害 棉花苗蚜偏重发生,发生面积10万亩; 棉枯黄萎病中等流行,流行面积14万亩;棉盲蝽二代中度偏轻发生,三代、四代中度偏重发生,发生面积20万亩次;棉铃虫在抗虫棉田偏轻发生,在抗性差或非抗虫棉田中等发生,发生面积18万亩;棉花苗病、棉红叶茎枯病和铃病中等流行,发生面积12万亩;棉花伏蚜中等发生,发生面积10万亩;棉叶螨和棉蓟马中等发生,发生面积10万亩;烟粉虱中等发生,发生面积3万亩。
5、蔬菜病虫害 露地蔬菜菜青虫、蚜虫、粉虱、青椒疫病、小菜蛾、美洲斑潜蝇和茄子早疫病偏重发生。预计蔬菜病虫害发生面积45万亩。
二、主要预报依据
1.冬前病虫基数
受秋苗期持续干旱气候的影响,我市冬前麦田病虫基数总体低于上年和常年同期。麦蚜平均百茎1头,比去年的0.5头高0.5头,最高5头;麦红蜘蛛平均尺行长有虫6.5头,比去年的2.1头高4.4头,最高15头。麦田杂草冬前发生程度轻于上年,平均每平米45株,最高86株,比去年的147株低102株,比历年同期偏低;
玉米螟冬前剖杆调查,平均百杆有虫34头,严重田块有虫54头,最高单杆有虫9头,比去年的25头高11头;地下害虫平均每平方米有虫2.6头,高于去年的2.4头,高于历年的2.3头。
东亚飞蝗残蝗面积2.1万亩,较去年少0.5万亩。挖卵调查情况:调查点数20个,每点10平米,共200平米,挖出卵块2块,共有卵136粒,平均每平米有卵块0.01块,每块平均有卵68粒,最高73粒。
棉铃虫平均每平方米有活蛹0.01头,比历年的0.03头少0.02头;棉蚜花椒树五寸枝条平均蚜量233头(其中有翅蚜3头,无翅蚜120头,卵110粒),比去年的670头少443头,比历年的260头少27头。卵110粒,比去年的420粒少310粒,比历年的170粒多60粒。
2、气象条件
市气象台预计2013年全市总降水量470~510毫米,比常年略偏少。其中冬、春季降水偏少,夏季降水略偏多,秋季降水略偏少。春季全市降水量60~90毫米,比常年偏少2~3成,其中3月略偏少;4月偏少2~3成;5月偏少2~3成。春季平均气温15~16℃,比常年偏高1~2℃。气候条件对喜旱性的小麦蚜虫、小麦红蜘蛛、棉花苗蚜等发生有利。夏季全市降水量250~270毫米,略偏多;夏季平均气温25~26℃,比常年均值略偏低。其中6月份降水偏少2~3成,对玉米蓟马、蝗虫、蚜虫等发生有利。7月份降水偏多2成左右,8月份略偏多,9月份偏多1成;有利于玉米螟、甜菜夜蛾等喜湿性害虫以及苹果褐斑病、斑点落叶病和蔬菜、玉米等大秋作物病害的发生。
3、生态条件
全市小麦长势普遍较去年差,苗情比例为3:4:3;小麦主栽品种与常年相同,总体易感白粉病、纹枯病和锈病,对麦蜘蛛、麦蚜等无明显抗性。抗虫棉近年来在我市已得到普及推广,使二代棉铃虫发生受到抑制,但由于抗虫棉品种的杂乱,将形成三、四代棉铃虫抗性较差,同时棉田用药量的减少,虫害抗药性的增强将使棉盲蝽、粉虱、棉叶螨、甜菜夜蛾等危害加重,秸秆还田免耕技术以及机械化联合收割的大面积推广,对地下害虫、二点委夜蛾以及种传病虫草害发生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