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县2013年上半年农作物病虫鼠发生趋势分析
据我站越冬前后田间调查,结合我县今年上半年农作物品种种植布局以及去冬今春气候条件和历年资料综合分析,预测我县今年上半年农作物主要病虫鼠害发生总趋势为中等局部偏重发生,具体各病虫发生趋势分述如下。
一、水稻病虫害
1、三化螟:预计早稻主害代第二代2(3)级发生,面积 20万亩。据我站冬后田间调查,越冬虫口密度最高为907头/亩,各类型田加权平均为363头/亩,比去年同期减少36.8%,主害代于6月上、中旬发生。部分越冬虫源密度较多(莲塘、那阳等)的稻田将有中等程度发生为害。
2、稻纵卷叶螟:预计3(4)级发生,面积22万亩。主要依据:上半年雨水正常情况下,外地虫源将于4月底至5月初陆续迁入,虫源累积繁殖为害,至5月底6月初第3代本地虫源和外地虫源迁入量加大并同时发生,局部早插浓绿田将有中等偏重程度发生为害。
3、稻飞虱:预计3(4)级发生,面积22万亩。去冬偏暖有利越冬虫源存活,外地虫源迁入将比去年同期提早、量大,早稻后期局部荫蔽潮湿的稻田将偏重发生为害。
4、稻纹枯病:预计4级发生,发生面积为30万亩。主要依据:该病全县连年早、晚稻普遍病重,田间菌核残留量大,早稻前中期大部分农户为防鼠往往不敢排水晒田是最大难题,田间高温高湿,有利病菌扩展蔓延,病情加重。
5、稻瘟病:预计2(4)级发生,面积10万亩。去年晚造部分田病重,田间菌源多;早造抽穗期间常遇多雨季节,不利于施药预防,局部老病区或感病品种穗颈瘟易于爆发流行。
6、鼠害:预计3(4)级发生,面积25万亩。据我站近期农田鼠源密度调查,旱地鼠源密度最高达18只/亩,水、旱田平均4.8只/亩,比去年同期增加17.1%,加上害鼠繁殖速度快,江边沟边部分田将有中等偏重程度发生。
7、稻曲病:预计1(3)级发生,面积8万亩,近年来此病发生为害面积有回升,去年下半年部分田病穗率最高达18%,田间遗落一定菌源,后期遇阴雨天气有利该病发生为害。
二、玉米(含甜玉米)病虫害
1、玉米螟:预计2(3)级发生,面积6.8万亩。虫源普遍存在,我县甜玉米种植面积大,田间四季有适宜寄主,易于虫源累积繁殖加重为害,夏季甜玉米受害相对偏重。
2、斜纹夜蛾:预计2(3)级发生,面积3.8万亩。该虫杂食性强,可为害多种作物,是我县甜玉米主要害虫之一,中后期主要为害玉米苞,影响产量质量。
3、玉米大、小斑病:属我县玉米常见病,多发病,预计2(3)级发生,面积分别为3万亩和3.5万亩;玉米纹枯病:1(3)级发生,面积1.2万亩,低洼积水地易于发生蔓延。
三、甘蔗病虫害
1、甘蔗螟虫:预计2(3)级发生,面积20万亩。据我站冬后调查,越冬虫源高的有117头/亩,平均74.2头/亩,比去年同期减少48.5%,部分宿根蔗虫源较多(校椅、马岭、云表等部分蔗区)的蔗地将有中等程度发生。
2、甘蔗绵蚜虫、甘蔗锯天牛、蓟马:预计1(3)级发生,面积分别为5万亩,1.2万亩和1.8万亩。甘蔗锯天牛主要在校椅、马岭、云表等部分蔗区有中等程度发生。
四、茉莉花病虫害
1、茉莉蕾螟:预计2(3)级发生,面积4.8万亩。我县去冬偏暖无霜,大部份茉莉不落叶,有利该虫越冬存活,而且今年该虫发生期将会提早,主要为害期为6~10月份,虫源累积,世代重叠繁殖为害,背风向阳的茉莉地虫口密度相对较大,将有中等程度发生为害。
2、茉莉花蕾蛆:预计2(3)级发生,面积1.8万亩。该虫主要为害茉莉花蕾,多在5~7月份雨季发生,连续阴雨天气花农不摘花时,有利该虫大量繁殖为害,直接影响产量质量。
3、茉莉柑桔灰象:预计1(3)级发生,面积1.2万亩。虫源多分布在横州、校椅、那阳等茉莉花地,成虫为害期为3~5月。
4、茉莉白绢病:预计3级发生,面积3.8万亩。全县茉莉花地已普遍发生,加上大部分茉莉花地种植年限已达15~20年以上,病源菌长年累积繁殖,彻底防治该病难度大。
五、果树病虫害
1、荔枝、龙眼蝽蟓:预计3级发生,面积3.5万亩。
2、荔枝、龙眼蒂蛀虫:预计2(3)级发生,面积2.5万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