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泰县现有茶园面积3.2万亩。投产面积2.85万亩。现年全县茶叶总产量3500吨,总产值4250万元,综合产值1亿元。本县的茶园多分布在海拔500米以上,水分充裕多云雾,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具有相对低温、高湿和多云雾的高海拔气候特征。同时茶园的土壤以红壤为主,土层深厚, PH值在4.0—5.5,有机质含量较高,矿质营养元素丰富。为形成茶叶的色、香、味和良好保健功能,奠定了基础与条件。但由于我县种茶历史悠久,依然存在着旧茶园的许多弊端,影响与制约着我县茶叶产业的发展。为此本人从技术角度提出以下几点粗浅地看法供生产者参考。
1、建立标准生态茶园:园地选择空气清新、水质纯净、土壤未受污染、土壤pH值在4.5~6.5之间。开发前做好山、水、园、林、路合理规划与实施。形成完善了水利、道路设施等基础设施与健全的生态茶园结构。
2、茶园改造 :其一,对生态系统不够完善的旧茶园,进行生态茶园的改造与茶树修剪改造:在山顶、山脊、茶园四周和有害性风口应人工补植茶园防护林,乔木与灌木相结合,做好茶园的深翻改土与种植畦的前后壁等工作,并补上水利与道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其二,对茶园进行修剪改造,视茶树衰老程度,有区别的进行轻、深、重修剪或台刈等进行大手脚的全园更新改造。
3、新品种引进:常年对各类新茶种的优良品种进行引进与试种,对表现良好的可大力推广。如绿茶类的品种有龙井43、安吉白茶,红茶类品种有金观音、金牡丹、丹桂、红玖瑰等,乌龙茶类的品种有铁观音、金观音,适制多茶类的品种有梅占、大白。
4、良种良法:茶树的品种都有自己独特的生物学特征与特性,种植时,应根据各种品种的生物学特性,创造适合其生长发育的环境条件,来达到人为的高产优质高效的目的。
5、综合防治:以加强农业管理增强抗逆性为主,同时在防治上,先作好预测预报,后采取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化学防治等综合防治。农药防治时,要选高效、低毒、低殘留的国家规定安全用于茶树上的农药。
6、推广生物肥料:大力推广使用腐熟的鸡鸭粪便肥料与种植豆科作物做绿肥或沼气肥等生物肥料,减少施用化肥量,来提高产量与品质,走可持续发展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