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园病虫害的发生与蔓延会严重影响桑园产量及质量,鹤庆县主要发生的桑园病害是桑褐斑病、桑***病、桑菌疫病,主要桑园害虫有红蜘蛛、桑蓟马、桑粉虱等,进入8月以来鹤庆县降雨较为集中,桑褐斑病和桑里***病发生较重,桑蓟马危害较往年严重,为了减少桑园病虫害的发生,现将以上几种桑园病虫害的防治技术要点简介如下:
一、桑褐斑病:桑树褐斑病又称烂叶病、焦叶病等,是危害桑树的主要病害之一。
(一)桑褐斑病的发生:初见病斑为暗褐色水渍芝麻状,后逐渐扩大成近圆形或不规则病斑,周缘暗褐色或茶褐色,中间淡褐色或灰色,病斑上环生白色或淡红色粉质块,病斑周围叶色稍退绿变黄,严重时病斑相互连接,叶片枯黄脱落。桑褐斑病的发生与降雨量关系十分密切,我县往年一般在5—6月发病,到9月时发病最为严重。但今年由于8月份以来降雨量集中,危害比往年加重。
(二)桑褐斑病的防治
1、选栽抗病性强的品种,并加强老桑园的嫁接改造。选栽抗褐斑病能力较强的农桑8号和农桑14号,将抗病性较差的湖桑品种嫁接改造为农桑8号、农桑14号和女贞桑。
2、化学防治:
(1)防治药物及使用方法
①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和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稀释1000—1500倍液进行防治。
②世高:世高的使用浓度为4500倍液(一袋兑水45公斤,约3喷雾器)。
③科惠:科惠是防治桑褐斑病效果最好的药物。科惠的稀释倍数为4000—5000倍液,即每瓶科惠兑水800—1000斤(一瓶科惠兑25—30喷雾器水),防治8—12亩桑园。
(2)防治时间:在早秋蚕上簇后,选择晴天进行喷药。
(3)药物使用要求:单独使用其中任何一种防治药物,不与其它农药混用、配用。喷雾要均匀,叶背叶面均喷到。
二、桑里***病
(一)桑里***病的发生:桑里***病症状主要表现在叶背,初期为散生白色细小霉斑,随着病情发展,病斑逐渐扩大,并连成一片,严重时可布满全叶。近几年来我县大部分老桑园已嫁接改造为女贞桑,该品种产量高,但易感桑里***病,今年特殊的气候条件(前期干旱,8月份以来雨量集中)造成鹤庆县桑里***病比往年发生严重, 8月份普遍已发展到3级,发病的桑叶迅速老化,桑叶营养质量下降,家蚕拒食桑叶,造成桑叶浪费,蚕食下后抗病性差,容易发生蚕病。
(二)桑里***病的防治:
1、加强肥培管理,施足夏秋肥,配施钾肥,及时抗旱,延迟硬化,增强树势,以提高抗病能力。
2、防治药物及使用方法:
(1)在3月上、中旬喷洒90%五氯酚钠100倍液,25%粉锈灵1000倍,均可杀死附着在桑树枝、干上的子囊孢子。
(2)夏秋季发病初期喷洒50%托布津5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
(3)用翠贝3000倍液,敌力脱500倍液, 势克2000 倍液,以上3种药物单独使用对蚕安全,可以在蚕期使用。
3、防治时间:选择晴天进行喷药。
4、药物使用要求:单独使用一种防治药品,不与其它农药混用,喷药时药剂喷在叶背面,喷雾要均匀。
三、桑菌疫病
(一)桑菌疫病的发生:桑菌疫病又称桑细菌性疫病,烂头病,桑细菌病。病原细菌如从叶片气孔侵入,将引起点发性近圆形病斑,后期在病斑中央穿孔。如在叶脉、叶柄等维管束组织侵入,则叶脉变褐,叶片生长不良,发生黄化或卷缩,严重时导致早期落叶。如侵入新梢,则顶芽枯死或连稍叶变黑枯死。鹤庆县菌疫病发生今年比往年严重。
(二)桑菌疫病的防治:
1、采叶时注意采摘,减少伤口。
2、加强桑地治虫工作,夏秋季坚持采叶留柄。
3、摘除病叶,剪除病梢,然后喷药防治。
4、化学防治:
(1)500单位的盐酸土霉素液,隔7—10天视病情轻重再喷一次。
(2)100单位的农用链霉素液。农用链霉素防治桑菌疫病效果较好,剂量为每亩每次使用10ml。
四、鹤庆县主要桑园虫害的防治方法
鹤庆县危害桑园的主要虫害是红蜘蛛、桑蓟马、桑粉虱等, 3月初就开始危害桑树,5月至8月为盛发期,在第一次养蚕前即3月底4月初进行第一次防治,以后在每季养蚕结束均进行一次防治。
由于今年特殊的气候条件,桑蓟马发生比往年严重,被害虫危害过的桑叶质量差,营养不足,蚕吃后体质差,抵抗力差,容易诱发蚕病。
桑园害虫防治专用药剂为敌马、桑宝。近年来鹤庆县桑园虫害发生逐年加重,传统使用的敌敌畏、乐果残效期短,桑园害虫对其产生抗药性,防治效果不佳。为了找到理想的药剂,茶桑果药站开展了桑园杀虫剂的筛选试验,敌马和桑宝这两种桑园专用药剂对桑园害虫防治效果较好,敌马的残效期为9天,适合共育户使用。桑宝残效期14天,适合不饲养小蚕的蚕户使用。敌马稀释倍数1000—1500倍,桑宝稀释倍数4000—8000倍。红蜘蛛危害严重的桑园,可用克螨特来防治,效果较好。在桑园害虫防治过程中,大多数桑园害虫有较强的迁飞能力,要采取统一用药,统一时间防治才会取得良好的防治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