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农兴业网团旗下网站·中国农业百强网站(科教文化类十强)
用户名: 密码:   注册帐号 忘记密码?
当前位置: 中国农民网 > 农知农技 > 农技动态 > 北京膜面集雨使设施蔬菜解渴 返回首页

北京膜面集雨使设施蔬菜解渴

时间:2015-08-04 10:52来源: 中国农民网作者:liwentao收藏

  今年以来,北京市膜面集雨设施已集雨16万立方米,可满足500多亩设施蔬菜一年的生产用水。

  8月3日,一场降雨给炎热的伏天送来了清凉。密云县农技推广站十里堡镇综合试验基地技术员曹满良,看着基地的集雨窖中已存满了雨水,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在这个综合试验基地,淅淅沥沥的雨滴落在温室的塑料棚膜上后,随之顺着棚膜流进了温室南底脚的集雨沟,经过摆放在集雨沟里的砂砾、鹅卵石的初步净化,最终流进集雨窖。曹满良说,最近这几次明显降水,集雨窖的水基本可满足基地下半年作物生长需要。

  不同于密云的单棚单窖集雨模式,昌平区天润园草莓新品种示范基地采用了多棚单池模式,修建大型集雨窖1000立方米,主要收集园区硬化路面及27个日光温室的雨水,年雨水收集量1300余立方米,并通过回灌系统进行了高效利用。该基地负责人郑学军介绍说,目前基地集雨池也已蓄满雨水,经过过滤后就可通过回用系统进行灌溉利用了。前昌平全区有大约1万栋大棚,如果全部实施膜面集雨工程,以年均降水量500毫米计算,一年能集雨150万立方米,相当于当地1/3个王家园水库的水量。

  据相关人士介绍,这种方法通过修建集雨窖(池)、集流槽、沉淀池、蓄水池等设施,将降落在温室、大棚等设施棚膜表面上的雨水收集存储起来,再将雨水通过微灌施肥系统高效利用于设施农业生产的一种微型水利工程。这种方法提高了滴灌系统的使用寿命,降低了维修成本,提高了效益。

  据了解,现在北京市共建膜面集雨示范区3450亩,集雨窖(池)总容积9.7万立方米,覆盖了北京所有郊区县。

分享到:
    
------分隔线----------------------------
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友情链接(按推荐调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