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农兴业网团旗下网站·中国农业百强网站(科教文化类十强)
用户名: 密码:   注册帐号 忘记密码?
当前位置: 中国农民网 > 农知农技 > 农技动态 > 各地“稻渔共作”模式简介 返回首页

各地“稻渔共作”模式简介

时间:2017-07-11 10:06来源: 中国农业新闻网作者:收藏

  近年来,各地逐步形成了稻鱼、稻蟹、稻虾、稻鳖等19种典型新技术模式,取得了显著成效。稻渔综合种养“一水两用、一田双收”,有效地促进了粮食生产,极大地促进了农民增收。

  在上海,小龙虾亩产250斤,水稻亩产900斤,亩均收益约6350元。传统水稻、麦子轮作模式,水稻亩产1150斤,麦子亩产600斤,亩均收益约2325元。稻虾共作收益是种植常规作物收益的3倍。

  在浙江,大力推广稻鳖共作。德清县稻鳖共生模式,近年来经济效益提高30%以上,德清鳖田米最高卖到98元/公斤。2016年全省推广稻鳖面积约2万亩,亩均效益9341元。

  在江西,宜春地区在稻田养殖禾花鲤,亩均产稻谷578.8公斤、鲜鱼103.8公斤,亩产值3674元,比传统稻田亩增产稻谷37kg;亩均纯收入1924元,较单种水稻亩均创收2178元。

  在贵州,“稻鳅共作”模式有效减少了水稻的病虫害,生产成本亩均减少60元,亩产水稻增收400~500元,亩均可增收460~560元,每亩利润合计1500元。

  在广西,“一季稻+再生稻+鱼”模式亩产值可达4806元。其中,一季稻亩平均产量1090斤,产值1526元;再生稻亩平均产量600斤,产值1080元;稻田鱼亩平均产量110斤,产值2200元。扣除成本,亩均纯利润达4361元,亩均产值提高了41.0%,亩均纯利润提高了61.0%。

分享到:
    
------分隔线----------------------------
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友情链接(按推荐调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