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杂谷”与常规谷子的栽培方法大同小异,并无根本性区别。其“大同”包括选地、整地、追肥、浇水、病虫害防治、中耕等。“小异”则在于:谷子杂交种只能种植F1代,若种植后代减产30%以上。播种量在考虑发芽率的基础上增加考虑真杂交率因素。“张杂谷”需稀植。“张杂谷”喜肥。
掌握了上述相同点和不同点,并能在生产实践中采取相应的栽培措施,就能充分发挥“张杂谷”的杂交优势作用,从而达到增产目的。
张杂谷谷栽培要点
1、选地
(1)由于谷子粒小、芽弱、顶土能力差,因此要尽量选择地势高燥,土壤通透性好,易耕作和松软肥沃的沙壤土。
(2)“谷子、黍子,三年换个主子”。种植“张杂谷”和常规谷子一样,要轮作倒茬,忌重茬(同一地块连续种植谷子),不迎茬(在同一地块上隔一茬种植谷子)。
2、精细整地保全苗
农谚讲“见苗收一半”。好的苗情是发挥“张杂谷”杂交优势的首要前提,而要获得全苗,则必须在整地上下功夫,特别是丘陵旱坡地。整地时要区别土壤类型,因地制宜。
丘陵区旱坡地:此类地块甚多,其特点是地力瘠薄,干旱缺水,保苗难度大。根据多年生产经验,采取“三墒”整地的办法,可以取得较好效果。
秋耕蓄墒:近年秋季降雨偏多,夏秋作物收获后,结合施底肥早深耕,可更多接纳雨(雪)水,称为蓄墒。
压地提墒:冬季“三九”压地,返浆前压地,粉碎土坷拉,填补土壤裂缝,形成地表紧密层,降低土壤透气性,减少水分蒸发,使地下水向上移动,称为“提墒”。
耙耱保墒:早春在土壤表面解冻,下层还有冰凌时顶凌耙耱,以弥合地表裂缝,切断毛细管,防止水分蒸发,称为“保墒”。
“三墒”整地也要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如果太旱,可多耙不耕,雨涝时则翻耕放墒。 3、施足基肥
“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播种前施足基肥是满足谷子生长发育要求的重要措施。基肥以农家肥为主,施用量以高产田每亩5000~7500公斤、中产田每亩1500~4000公斤为宜。为提高速效养分含量,可以补充一些氮、磷、钾化肥,如磷酸二铵,每亩15公斤与农家肥混合试用。施肥时间和方法以收获后结合秋耕施入为好。没有来得及秋耕的,可于春天土壤开始返浆时结合春耕施入。
4、播种
(1)适期播种:根据播期实验结果和多年生产实践,张家口以及周边地区的谷子播种期一般选在小满前后最为适宜,冷凉地区可以提早到4月20日,最晚不超过5月底。
所谓适期播种就是使谷子的生长规律和当地的自然气候规律达到最大程度的吻合。即幼苗期处于初夏的旱季,有利于“蹲苗”,促使根系下扎,生长健壮,防止后期倒伏;孕穗期正赶在雨季来临的中峰,可以防止“胎里旱”;抽穗期正是“小暑大暑,灌死老鼠”的雨季高峰,正好“拖泥秀谷穗”,避开了“卡脖旱”;灌浆期赶在“天高云淡”昼夜温差较大的秋季,利于提高谷粒饱满度,避免了农谚所讲的“淋出秕来”,恰好是“晒出米来”;成熟期正赶在秋分时节,避免了早霜。这只是一般规律,具体播种时由于各地的自然气候不一样土壤类型各异,选用的杂交谷种不同,因此播种期不能强求一致。实际播种时,要看天看地看品种,比如,无霜期短的地区要适当早种,反之则晚种,生育期小的张杂谷(张杂谷3号、张杂谷6号)要适当晚种,反之(张杂谷5号、张杂谷8号)则早种。
(2)播种量与播种深度:按照需要苗数、发芽率、真杂率、千粒重计算播种量,每年播种前由经销部门计算后通知用户,一般每亩播量0.5~0.75公斤。播种深度应掌握墒情好易浅,墒情差易深的原则,播种深度一般为3~4厘米为宜。
(3)播种方法:谷子的播种方法很多,常用的有三种:
耧播:其特点是在一次操作中可以同时完成开沟、下籽、覆土作业。下籽均匀,覆土深浅一致,跑墒少。
犁播:用牲畜拉动犁具,开沟,用专用工具撒种子,然后覆土,优点是在下种同时使用农家肥。
机播:机播具有下籽匀、保墒好、工效高、行直等优点。
(4)播种要求:采用耧播或播种机播种,要求撒籽均匀,不漏播、不断垄,深浅一致,播后要及时镇压,春旱严重,土壤墒情较差的地方可增加镇压次数,以提高出苗率。 5、田间管理
实践证明,种植“张杂谷”必须抓住“早、稀、追、多、喷”五个关键环节。
(1)早间苗、促壮苗。
“谷间寸,顶上粪”。谷子早间苗可减少谷苗拥挤,改善谷子光、水、肥的环境条件,有利于促进根系发育和形成壮苗。间苗时间以苗高一寸左右(3~4叶)为好。
(2)稀谷秀大穗,充分发挥单株生产潜力。
“张杂谷”属大穗类型杂交种,穗长最高可达40cm,且分蘖率较高,因此栽培管理上要侧重发挥个体优势,掌握宜稀不宜稠的原则,据多年实践结果,旱地亩留苗以0.8~1万株为宜,水地亩留苗以1~1.2万株为宜,在此范围内注意掌握,好地宜密,差地宜稀。
(3)追肥保高产。
“张杂谷”根系发达,生长旺盛,吸收水、肥能力强。高产田要求追肥三次。第一次,5至6叶期,顺垄撒施尿素10斤/亩,结合中耕、定苗将肥料翻入土壤中。第二次,在拔节期(苗高一尺左右)撒施尿素20斤/亩,方法同上。第三次,在孕穗期,趁雨或结合灌溉追施尿素20斤/亩,张杂谷5号、张杂谷10号在灌浆期再追施尿素10~15斤。
(4)多中耕,勤管理。
农谚讲“谷锄八遍,八米二糠”。 谷子早中耕,多中耕不仅能够增加产量,还可提高米质。苗期土壤湿度大时,可进行深锄散墒,深度4~5厘米。干旱严重时,可浅锄保墒,此期可进行多次中耕。既可减轻杂草危害,又利于形成谷子壮苗。
(5)喷施除草剂,省工又省力。
可选用谷子专用除草剂。能除去谷田中常见的一年生单、双叶杂草,如:马唐、稗草、狗尾草、牛筋草、马齿苋、反齿苋、藜等。施用时期:可在播后苗前土壤喷施或在谷苗3~5叶期杂草未出土前喷施,切忌在种子顶土时使用。
“张杂谷”的田间管理,妙在科学,贵在认真,关键在落实。只要把握住上述技术环节,落实到位,就等于成功一大半。
6、适时收获
谷子颖壳边黄,籽粒变硬时,即可收获,避免风磨鸟啄,造成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