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特征特性:该品种属中熟偏迟籼型早稻,感温性较强。株型适中,茎秆较粗壮,叶色浓绿,剑叶短挺微内卷。分蘖力中等,生长势较旺,穗层较整齐,有少量包颈和轻微露节现象。谷粒细长,谷壳较薄,稃尖无色,成熟时叶青籽黄,不早衰。抗病性鉴定为高感穗颈稻瘟病,感白叶枯病。米质主要理化指标达到国标一级优质稻谷质量标准。
二、产量表现:该品种株形紧凑,分蘖较弱,叶色较绿,叶片挺直,抗倒性强,熟期早,全生育期107天。株高94.2厘米,有效穗21.8万,穗长20.1厘米,总粒129.6粒,实粒105.4粒,结实率81.3%,千粒重24.8克,理论产量569.8公斤,实收产量445.2公斤。
三、栽培要点: 1.适时早播。3月底至4月初播种,地膜育秧。秧田亩播种量15~20公斤,大田亩用种量2.5公斤。2.适龄移栽,插足基本苗。叶龄5.5~6.0叶或秧龄30天时移栽。每穴插2~3粒谷苗,亩插基本苗8~10万。3.加强肥水管理,注意增施磷钾肥。一般亩施纯氮12公斤,其中75~80%作底肥,插秧后7~10天亩施尿素7~8公斤,并浅中耕一次,露泥晒田2~3天。亩苗数达到28~30万时排水晒田,后期严格控制氮肥用量,以防贪青倒伏。4.注意防治稻瘟病、纹枯病和白叶枯病等病虫害。5.及时收获,注意脱晒方式,以保证稻谷品质。
四、适宜区域:该品种是湖北省早稻主推品种,适于湖北省稻瘟病无病区或轻病区作早稻种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