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农兴业网团旗下网站·中国农业百强网站(科教文化类十强)
用户名: 密码:   注册帐号 忘记密码?
当前位置: 中国农民网 > 农知农技 > 农知百科 > 常见油菜病害识别与防治 返回首页

常见油菜病害识别与防治

时间:2013-11-29 06:29来源: 作者:收藏
    油菜菌核病  油菜菌核病俗称麻秆、白秆,烂秆等,是青海省共和县油菜的主要病害之一,不仅影响产量,而且使品质、含油率下降。此病寄主范围极其广泛,其主要寄主有油菜,白菜、甘蓝;莴苣、向日葵,茄子,辣椒、蚕豆、胡萝卜,番茄、马铃薯、菜豆等。  
    症状 菌核病从苗期到成熟前都可发病,以后期受害较重。茎、叶、花,荚均可受害。茎部受害初期,病斑呈水浸状,淡褐色,椭圆形,多发生于茎基处,后变为梭形或长条形,略凹陷,中部变为灰白色,边缘褐色。天气潮湿时,病斑发展很快,上生白色絮状霉层。病害后期,病茎表皮腐烂,皮层纵裂,维管束外露如麻,极易折断。病茎中有黑色鼠粪状的菌核,潮湿时,病茎表面也能形成菌核。叶上发病时,病斑先呈圆形水浸状,后变青褐色,有时具有轮纹,高温时产生白色霉层,病斑中央黄褐色,易开裂穿孔,病斑周围变黄。花器感病,变色,易脱落。受害荚果变白色,种子瘦秕,荚内常形成黑色小菌核。病菌通常先为害近地面处的叶片、叶柄或茎秆,逐渐向上部蔓延。  
    二、油菜白锈病  油菜白锈病是青海省共和县油菜常发生的病害,分布很广,俗称龙头病或龙头拐。除油菜外,还为害白菜、萝卜、甘蓝、芥菜、花椰菜等十字花科蔬菜。  
  症状  油菜地上部分均受白锈病为害。叶片正面开始感病时产生淡绿色小斑点,后变黄;病斑背面长出稍隆起的白色有光的小疱斑,破裂后散出白色粉末,即病菌的孢子囊。严重时,疱斑密布全叶,引起叶片枯黄脱落。茎部受害,亦产生白色疱斑,由于病菌的刺激,幼茎和花轴肿大弯曲成“龙头”状,受害花器的花瓣,膨大变绿呈叶状,肥厚肿胀,不能结实。角果染病,也同样膨肿,产生白色疱斑,不能结籽。  
  三、油菜霜霉病  油菜霜霉病在青海省共和县高寒阴湿油菜区发生较重,以白菜型油菜受害最重。俗称“龙头病”,油菜整个生育期都可受害;除油菜外,还可为害白菜、甘蓝、萝卜、芥菜及荠菜等十字花科植物。  
  症状  油菜霜霉病为害叶、茎、花及花梗等。在叶片上,正面初生淡黄色斑点,后成黄褐色,受叶脉限制,病斑呈不规则块斑;叶背面病斑处产生霜状霉层。病情由下向上发展,底叶先变黄枯死、抽苔后,茎苔和花序被害,花梗及顶梢膨肿肥厚,形成与白锈病类似的“龙头”状,表面密生白色霜状霉层。花色变深,不能结实,逐渐萎缩,最后枯死。茎上病斑为黄褐色或黑褐色,形状不规则,上生霜霉状物。发病严重时,病株叶片凋萎脱落,全田一片枯黄。  
  防治方法  以上三种病害的防治采取农业措施与药剂防治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方法效果较好。农业防治措施主要是采取轮作倒茬、选用抗病品种、选择无病株苗种、合理施用氮肥、摘除中下部病叶以及拔除油菜残茬等。药剂防治可用40%菌核净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喷雾防治;也可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或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喷雾防治。喷药时间应掌握在盛花期叶病株率达10%以上,茎病株率在1%以下时进行喷药,喷药部位重点放在植株中下部茎叶和地面。  
   
分享到:
    
------分隔线----------------------------
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友情链接(按推荐调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