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农兴业网团旗下网站·中国农业百强网站(科教文化类十强)
用户名: 密码:   注册帐号 忘记密码?
当前位置: 中国农民网 > 农知农技 > 农知百科 > 云南沾益县马铃薯脱毒种薯扩繁技术 返回首页

云南沾益县马铃薯脱毒种薯扩繁技术

时间:2013-12-23 18:31来源: 作者:收藏
    从温网室中繁育出来的脱毒微型薯,由于个体较小,加之成本较高,不宜直接用作生产种,需在气候冷凉地区隔离条件较好的基地进行原种及一级甚至二级种的繁殖,逐步扩大种薯数量从而降低成本,投入大面积生产。繁种基地应选择在气候较冷凉,风速较高,蚜虫迁飞率低,隔离条件好的地块种植。  
一、微型薯播种  
微型薯由于个体较小,保存和种植不当,易腐烂或干瘪,一般须出芽后方可种植。微型薯的种植要点是:播种不宜太深,盖土不宜太厚,并保持一定的温度,出苗后要加强苗期及中后期的锄草、培土、浇水、追肥等管理。微型薯播种选择中上等肥力,土壤疏松的地块。  
播种方法及密度:深沟大垅栽培,每亩播微型薯5000-7000粒,当幼苗6片叶时摘心,播种顶芽期的种薯,一般主茎数少结薯数少,块茎偏大,而播种多芽期的种薯(或把顶芽去掉),生长的主茎数多,块茎多而偏小,适合生产小种薯采用。每亩施用 30千克 N15P15K15硫酸钾复合肥、 10千克 尿素、 3000千克 农家肥作底肥。在有地下害虫的地区,还应在底肥中拌入“呋喃丹”、“功夫”等杀虫剂防治虫害。底肥集中撒于播种沟底,盖一层土,然后把已发芽的微型薯按株距排好,最后盖一层3— 5厘米 的细土,并适当浇水,保持一定温、湿度。出苗后根据苗情加强苗期及中后期管理。种薯的生产,一般并不追求单个薯块的高产,而是大小适宜的种薯个数越多越好。因此,采用以上种植方式每亩成株数在7500—10000株,具体多少合适,可根据微型薯的大小和品种特性来选择。最好根据各地的气候、土壤、品种等具体条件经过试验来确定。  
二、微型薯播种后的管理  
一般水肥条件好、土壤较疏松的地块,播种用的微型薯个体可小些,而水肥条件差的地块,使用的微型薯可大些。根据我们的经验,微型薯个体的大小并不会影响大田繁种的产量,关键是土壤肥力和出苗后的管理。脱毒微型薯种植大田时,由于种薯较小,只是顶部主芽萌发,前期生长会比较慢,但长势会逐渐加快,到生育中期就可接近正常水平,后期结薯同样能达到大薯块种植的标准,能够超过同品种退化严重的大薯块种植的产量。  
微型薯播种出苗后的管理,主要是苗期、蕾期、盛花期的锄草、松土、追肥、培土、拔除病杂株、病虫害防治等。把锄草、松土、追肥、培土等管理结合起来进行,促进发根、生茎、壮秧、结薯“抱窝”等。苗期追肥以氮肥为主,蕾期追肥主要以钾肥为主,如底肥不足一般每亩用 10千克 尿素,10— 15千克 硫酸钾追施。盛花期要进行高培土,并适当打顶尖、摘花蕾、去除脚部黄叶等,有利于结薯。各生长期均要注意防治病虫害。  
三、原种的收获,分级及贮藏  
对于繁种田,因不要求薯块大,产量高,只要求大小合适的种薯个数多。因此除了采用加大播种密度的方式外,还可适当提前早收,防止病虫的传播侵染。马铃薯病毒的侵染一般是从茎叶开始(除种薯本身带毒外),并逐渐向下传导,最后通过匍匐茎到达新生块茎。提前收获,即在病毒未繁殖或传送到块茎之前把种薯收获,就切断了病毒的传播途径,保证了种薯的健康无病。  
收获的原种,一般先放置在通风、干燥的地方,以去除多余的水分。然后按每个 20克 以下,20— 50克 ,50— 100克 , 100克 以上等规格分级,剔除杂薯、烂薯、畸形薯、受伤的薯块、泥土等,并用结实的网袋包装,标明品种、级别、数量、产地、收获日期等。入仓贮藏前,于冷凉、干燥、通风、有散射光照射的地方存放,入仓贮藏温度 4℃ 最佳,注意防治虫害及鼠害。  
分享到:
    
------分隔线----------------------------
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友情链接(按推荐调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