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什县充分发挥人口资源优势,通过农民培训,一批科技型、知识型、技能型的新型职业农民成为乌什县经济建设的生力军,在助推乌什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也成为当地农牧民发家致富的领路人。
据介绍,为使农民提高科学种植养殖水平,掌握一技之长,乌什县将农机具操作及维修培训、泥瓦工技能培训、林果业实用技术培训和畜牧业养殖及疫病防治培训等4个项目列为农民培训工作内容。在培训前,该县组织农业、农机、农技、畜牧部门的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农家院落,通过召开群众座谈会和走访调查等方式,进行深入调查摸底,确保培训工作更加贴近生产实际、贴近群众需求。
李文科是乌什县南关村党支部书记,也是该县蔬菜种植大户,此时他正用流利的维吾尔语向前来“取经”的人们讲解着种植技术和病虫害防治知识。他的大棚前人来人往,渴望依靠种植大棚蔬菜致富的维族同胞,边听边拿着笔认真地记录。李文科不仅是义务教员,他的大棚也变成了试验场。
今年以来,该县根据农业农事需求,先后抽调了107名专业技术人员,组成9个“科技服务小分队”,前后利用3个月的时间,深入全县9个乡镇107个行政村,采取农民点“菜”选学、小班培训、现场指导等方式,开展“关键技术送培训到村”活动,对从事设施农业、奶肉牛养殖、林果栽培的联系户,按农时农事进行现场示范指导,及时解决种植养殖农户的生产难题。
在提升农民素质方面,乌什县还采取长短结合、集中学习与平时自学相结合的培训形式,切实提高培训实效。他们对年龄偏大、文化基础差的群众重点开展进村入户、现场指导等形式的短期培训;对有一定文化程度的青年农民重点开展中、长期就业技能培训;对有创业愿望和相应条件的人员,引导参加脱产专业培训;鼓励县乡农民创业园区开展定向、订单培训;引导农民群众养成自学的良好习惯,通过借阅农家书屋图书、咨询专家热线、收看远程科教片、浏览互联网等方式方法,掌握更多的致富技能。
该县还按照“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围绕联系村产业发展实际和群众需求,主动与他们开展科技结对帮扶,落实帮扶实用技术10多种,及时开通专家服务热线,发放培训教师“科技服务便民联系卡”3万多张,落实100名农民科技指导员联系科技示范户工作制度,利用个人技术专长向周边农户传授种植、养殖等实用技术,实现技能培训“以农教农”、“零距离”服务群众的目标。仅2012年,乌什县就对7000余名农牧民进行为期10~30天不等的技能培训,培训期间所有学员的食宿及培训费用均由县财政扶贫资金列支。
农村职业教育和***教育是“三农”服务最直接、结合最紧密、见效最快的教育形式,为此该县把促进农村职业教育和***教育作为服务“三农”的重要工作内容,加大对农村初高中学生进行职业教育培训和农牧民实用技术培训工作,收到了明显效果。
毕业于乌什县阿合亚乡中学职教班的吾拉音木·买买提和沙巴艾提·赛买提现在不但有了固定的工作,而且有了可观的收入,吾拉音木·买买提毕业后,在小额信贷项目的支持下,依托在职教班学到的大棚蔬菜种植技术,积极发展大棚蔬菜种植,现在年收入在5万元以上。沙巴艾提·赛买提则用学到的地毯编织技术搞来料加工,月收入达1500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