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五二农场党委十分重视基层干部、种植户培训,多年来常抓不懈,每年专题研究培训工作,并专门下发农场培训工作方案。农场始终坚持以培训工作为抓手,以建设一支高水平干部职工队伍为目标,通过规范培训、政策扶持、创新方式等措施,保证各项培训工作的有序进行。几年来,每年集中培训基层干部、专业技术人员十五期左右,培训学员1300余人,开展种植户科技培训四十余期,培训科技示范户4000人次。通过长期培训实践,八五二农广校形成一套完整的开展基层干部、专业技术人员、科技示范户培训工作方法,具体做法是:
一、对基层干部、专业技术人员开展培训工作的做法
对基层干部、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一直是农场培训工作的重点。基层干部、专业技术员既是农场基层农业生产的管理者也是农业科技的推广者。对他们的培训我们的做法是:
1、培训前的“三个意见征求”
第一、开展此类培训前,我们对培训内容、培训方式方法要征求管理区领导、基层干部和专业技术人员的意见。 征求培训内容是否符合工作生产需要,他们工作中有哪些技术难题需要解决,对培训的方式方法有哪些改进意见。
第二、对培训时如何聘请授课教师、如何设置培训课程要征求业务部门领导的意见。培训前和业务部门广泛联系协商,对培训教师的聘任,课程设置,授课内容取得一致意见。
第三、培训工作要征求农场主管领导的意见。培训时间的安排,费用标准。管理方法听取主管领导的意见。农场主管领导同意后,形成培训方案,以文件的形式下发各单位,由农广校负责组织实施。
2013年初八五二农场分别下发了场发(2013)14号和分发(2013)3号两份培训文件。按照文件要求集中举办基层干部专业技术人员培训十六期,培训学员1320人。开展种植户科技培训48期,培训种植户4000人次。
2、培训中的严格管理
八五二农场每年集中举办干部培训十分重视培训的管理工作。为了加强管理我们制定了《八五二农场基层干部培训管理制度》。制度要求每期干部集中培训,管理区各单位都要派分管领导带队学习。学员培训从报到、早操、就餐、课堂纪律、住宿要求、考场纪律等方面进行严格考核。考核结果每天上墙公布,接受大家监督。培训结束后考核分数不但作为学习优胜单位评比标准,更重要的是作为单位年终千分考核依据。农场千分考核的结果不但影响单位的各项评优工作,而且影响基层单位管理人员的年薪收入。对违反培训纪律的学员除批评教育外,还要扣除单位千分考核的分数,而且该学员违反培训纪律情况上报农场组织部备案。通过表彰奖励先进单位,惩罚教育后进单位。八五二农场基层干部培训形成了良好的学习风气。每年外聘教师来场授课学员良好的课堂纪律,认真的学习态度,给上级领导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3、培训后的意见反馈
培训工作结束后,一是认真总结培训工作的成绩和不足,将总结上报农场领导和有关部门。二是将授课内容、讲课效果及时反馈管理区基层单位,听取他们对此次培训的意见、收获和看法,汇总后的信息将作为下次培训中重点参考意见。
二、对种植户开展农业科技培训的做法
在各管理区开展种植户培训时,在组织准备上做到在各单位配备职教干事,并建有标准化的职工培训教室。在开展种植户科技培训工作中,八五二农广校首先利用好每年的劳动力转移阳光工程培训,把科技示范户和种粮大户作为培训对象。每年完成七个专业700人的培训任务。二是根据各管理区培训需求制定了“8554”种植户科技培训计划,即在8个管理区开展各类种植户科技培训。每个管理区每年培训不少于5期,培训学员不少于500人。全场培训种植户4000人次。为了完成培训目标,我们的做法是:
1、各管理区根据本单位主导产业发展需要制定种植户科技培训计划上报农场职教办。
2、为解决管理区开展培训存在聘请教师难、培训资金紧张等问题。八五二农场一直执行“三免一补”的培训政策,即各管理区开展种植户科技培训时,由农广校免费提供授课教师、免费发放学习用品,学员免费就餐、用车。根据培训人数和天数实行补贴。这样调动了管理区开展培训的积极性。
3、将管理区开展种植户科技培训工作制定考核目标,每年定期进行考核检查。
经过多年培训在八五二农场一支具有较高科技素质的种植户群体已经形成。2004年以来,八五二农场七次被国家农业部授予“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场”称号。在农垦总局五大作物高产创建活动中,2008年—2012年五年累计获得29项第一名。这些成绩的取得,证明了大规模农业科技培训在生产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三、提高基层干部、种植户科技培训的成效与措施
八五二农场始终把对培训效果的评估作为衡量培训成败的关键,在培训时通过几个方面来提高培训成效。
1、在选择培训教师时即采取内外聘的方式外,更注重教师要具有一定讲课能力和实践经验。为了保证教学质量,八五二农场每年都加大了外聘教师力度,几年来先后聘请了垦区首席玉米专家李艳杰、垦区首席大豆种植专家胡国华、肉牛养殖首席专家孙晓玉等一大批技术专家来场授课。在举办支部书记、工会主席、人民调解、基层卫生员等行业培训时,每年相关行业的上级业务领导、大专院校的专家教授前来授课。他们的到来极大提高了干部、职工培训教学水平,受到培训学员的热烈欢迎。
在外聘教师的同时,更注重内聘教师的使用与培养。充分发挥生产部门的人才优势。让科室领导和技术人员走向课堂,发挥他们了解农业生产实际情况的优势,象八五二农场农业科马学涛科长在讲到大豆菌核病时,每个管理区都能讲到每块地的发病情况,这块土地的种植户就在课堂学习。农场水稻办主任胡金忠是垦区水稻技术专家,他在讲课时就能及时指出农场现在水稻种植户生产中存在的各类问题,他总结的水稻种植“良种、良法、良田”和预防水稻倒伏的七项技术措施等内容。对种植户提高产量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几年来,来场工作的硕士研究生和本科生很多人走向了种植户科技培训讲堂,经过几年的锻炼他们逐渐成熟,一些人成为培训教师的骨干,并取得显著成绩,其中来场工作的硕士研究生张亚萍和赵洪利分别在2010年和2012年在中央农广校组织的农民科技培训教师能手竞赛中获得“全国教学能手”称号。优秀的教师队伍是提高培训成效的关键。
2、培训工作服务于管理区的主导产业。根据各管理区主导产业的发展,针对主导产业生产环节的技术要求来制定培训计划、设置培训课程,为农场种植户提供农业技术指导和服务。根据各管理区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的不同,培训工作实行“一区一品”的培训方式。
3、注重培训工作实效,坚持培训、指导、服务三位一体。
农场在管理区开展种植户科技培训时在方法上还采用深入田间开展现场指导,采取手把手、面对面、零距离等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用职工易于接受的语言,因人、因地、因时施教,提高了培训的实用性和有效性。
4、授课内容注重新科技的推广,在实际生产中正在推广的新技术通过教师讲解大家有了更深的了解,新技术的推广使学员感到粮食增产的潜力。也乐于接受农业生产新技术。
5、为提高培训效果,几年来八五二农广校和各业务部门合作编写了《八五二分公司农业生产技术规范》和《八五二分公司水稻高产栽培技术》等10余种教材,用于种植户科技培训。自编教材文字简练生动,技术要领简洁明了,实用性、可操作性强,每份教材都受到种植户的喜爱,教材多次印刷才能满足种植户的需求。
现在八五二农场干部职工培训以农广校为龙头,以各管理区职工培训教室为基地,以服务于农场经济发展为动力。以正确的职工培训政策为保障,正全面高效开展各类干部职工培训。作为垦区大场,在培训工作上八五二农广校会出更多的经验,更好的成绩。发挥更大的示范带头作用,真正实现八五二农场党委提出的人才培养工作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