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农兴业网团旗下网站·中国农业百强网站(科教文化类十强)
用户名: 密码:   注册帐号 忘记密码?
当前位置: 中国农民网 > 商贸信息 > 致富信息 > 农民网上年销10万头活牛羊 接到迪拜千万元订单 返回首页

农民网上年销10万头活牛羊 接到迪拜千万元订单

时间:2012-09-28 11:03来源: 作者:收藏

  一年上淘宝卖出10万头活牛羊 

  农民收入秒杀金领CEO 

  山东省嘉祥县黄垓乡村民孟宏伟通过网店接到了来自迪拜的千万元大订单。这个只在照片上见过“帆船酒店”的农村人,把村里头养殖的500头奶牛、3000只绵羊漂洋过海卖到了迪拜,如今他已在网上年销10万头活牛羊。 

  越来越多的互联网创富神话,正改变着孟宏伟们的命运。 

  在江苏沙集、在浙江义乌、在中西部地区的广袤土地上,来自村村寨寨的农民网商大军正异军突起。最新数据显示,截止今年年初,中国农民网商总数已达171万人,收入远超未“触网”的农民。 

  农民触网村里当“白领” 

  在浙江丽水遂昌县城区的5万常住人口中,集聚了超过1500家网店,年销售总额1.1亿元至1.2亿元。除乡镇农民外,遂昌的一些大学毕业生、下岗工人,甚至退休干部、职工,还有黄包车夫都加入了网上创业大军。 

  山东省嘉祥县黄垓乡村民孟宏伟一年在淘宝上卖出了10万头活牛羊,收入“秒杀”不少创业公司的金领CEO。 

  记者获取的一份由中国社科院信息化研究中心与阿里巴巴集团研究中心联合发布的《涉农电子商务研究报告》显示,截至去年年底,全国农民网店总数已达131万家,农民网商数超过171万人,相比2010年的63万、2011年的97万有了爆炸式的扩军。 

  目前,农村电商人均月收入集中在2000元到5000元之间,而未上网农民收入则为无收入和1500元到2000元,前者已迅速通过电商成了“村里的白领”。 

  精英返乡带动涉农电商 

  河南辉县上八里镇杨树庄的杜千里,曾被视为精英眼中的“庐舍”(loser)。 

  2008年郑州大学MBA研究生毕业时,正值金融危机肆虐,杜千里毅然选择了逃离北上广。返乡后他利用一根网线,把太行山山区的野生药材、绿色杂粮、野生核桃、红枣、山楂等健康食品通过互联网销售出去,满足城里人对于天然绿色食品的需求,也帮助了贫困的乡亲们销售。去年,杜千里的淘宝网店已实现150万元的收入。 

  和众多的杜千里们一样,返乡农民工带动了涉农电子商务发展。 

  调查显示,个体户、企业员工和专业技术人员是主要推动力量,占总数58.3%,而真正在家务农转行做网络销售只占不到10%。 

  数据显示,有26.22%农民反映从事电子商务是为了尝试创业。涉农网销起步投资90%在1万元以内,92.37%为家庭存款。因而在研究人员看来,解决农民工就业尤其是在家就业,电子商务是一个非常有效而又门槛不高的途径之一。 

  物流落后成最大制约 

  尽管宏观数据看上去很美,但在农村点点鼠标就有真金白银上门的故事,远没有想象中那么轻松。 

  一个摆在面前的现实是,农民电商发展面临缺乏宽带等基础设施、物流配送落后、管理、学习机会少等问题。在不少跋山涉水才能抵达的偏远地区,高昂物流成本不但让农民喊不出“包邮哦亲”的底气,甚至是导致财务赤字的主因。 

  23.5%农民网商坦言,从事电商最大的烦恼是物流交通制约,其中宁夏、云南、湖南、新疆、安徽、山西、甘肃、贵州、黑龙江、青海等50%的被调查网商都反应物流问题制约。 

  此外,蔬菜瓜果类、肉蛋禽类等包装、运输不便,对仓储和冷链都有高要求的生鲜品类,即便是京东等B2C巨头都不敢轻易涉足。 

  另一个尴尬的现状是,绝大部分农民网店并没有到 “钻”级,大部分在1、2、3星级,有20.94%农民网商反映提高销售量困难,20%的人认为缺少开店知识,另有13.92%反映不会设计网店,11.7%反映组织货源难。

分享到:
    
------分隔线----------------------------
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友情链接(按推荐调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