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县积极摸索创新中小企业担保体系,引导银行与企业开展多种形式的联合与合作,为中小企业发展撑起了一片广阔天地。
动产抵押:“死钱”变“活钱”
这几天,冠县众冠钢板有限公司总经理张银峰紧锁的眉头慢慢舒展开来。原来,在工商部门的帮助下,他以厂内价值2000万元的原材料作抵押,通过办理动产抵押登记,在华夏银行顺利融资140万元。
对于中小企业而言,银行过去只接受土地、建筑物等不动产作为抵押物,动产因其不确定性较强,多被银行拒之门外。而不动产在中小企业的资产中只占很小的比例,这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住了中小企业融资的手脚。为打破这一僵局,冠县组织工商、金融、企业各方,在联合调研的基础上,引导各方以原料、产品、设备等动产作为抵押向银行贷款,将“死钱” 变成“活钱”,拓宽了融资渠道,提高了动产资源的利用效率,降低了企业的融资成本。今年以来,该县以动产抵押形式为80家企业融资贷款5亿多元。
银企协会:“联合”变“联姻”
在今年举行的冠县银企合作联谊会上,上海浦发银行济南分行与瑞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港海薄板有限公司等12家企业签订了6亿元的贷款协议。
在传统模式下,银行与企业之间的业务多是“一对一”的关系,信息采集与沟通成本相对较高,也造成了双方经济成本的居高不下。为解决这一问题,该县政府牵头,成立了由十几家银行机构和百余家企业及担保公司组成的银企协会,将成员间单纯的金融服务关系变为了多方合作关系,协会成员之间自主管理、信息公开、资源共享,消除了“信任壁垒”。据了解,到今年9月底,冠县县内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94.8亿元,较去年同期多发放4亿元。
企业联动:“风险”变“保险”
中小企业自身实力弱和规模小,缺乏金融机构信任基础,放贷风险大。而多家企业联合,抱成团个头就会长大,担保“风险”就会变成“保险”。基于这种认识,冠县引导中小企业组成联保体,由“小舢板”组成“大航母”。
该县清水镇晨鸣管业有限公司、中圆轴承有限公司等14家企业通过联合,自愿组成了“大联盟”,联盟企业以联保贷款的形式融资,实行风险共担、利益共享,解决了银行的后顾之忧,银行放起贷款来也不再缩手缩脚。今年,该联盟在润昌商业银行授信额度达到8000万元,用信6200万元。此外,该县还与青岛银行、交通银行开展中小企业打包贷款业务,累计为县内115家企业融资6亿元。
融资创新推动冠县民营企业活力迸发。今年1至9月份,该县民营经济预计实现销售收入739.6亿元,完成增加值230.3亿元,同比增长分别为36.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