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边交会参展企业展位前,大家争着抢购缅甸特产。
●本届边交会,签约的中缅双方企业各15家,签约金额总计43623万美元。其中进口项目签约金额达19105万美元,出口项目金额达13328万美元,招商引资项目签约金额为5090万美元,中缅联合开发项目签约金额达6100万美元。●在此次签约项目中,瑞丽市三联有限公司与缅甸东山国际有限公司就矿山联合开发、铅锌矿进口达成合作意向,项目签约金额达15358万美元,成为此次签约中合同金额最高的项目。
14缅媒聚焦中缅边交会 历届参与人数最多。本届边交会上,有来自缅甸《新光》报、《镜》报、《十一周刊》等14家媒体的15名媒体人采访报道。这是自2001年首届边交会举办以来,缅甸媒体参与人数最多的一次。他们采访最为关注的,则是中国的政策。采访此次边交会的缅甸记者介绍说, 缅甸媒体将中缅边交会当做了解中国的缩影和渠道,他们希望通过此次边交会把中国最新的变化,传递给缅甸民众特别是企业,促进中缅经贸往来。也希望有更多机会,与中国的媒体、企业进行交流,把缅甸的文化带到中国,增进两国人民的友谊。
“这是中方举办中缅边交会历届以来,缅方参展展位最多的一次。”12月6日,2013第十三届中缅边境经济贸易交易会在德宏州瑞丽举办,据了解,目前中缅边交会已经发展为国际区域***易会,在本届边交会上,中方15家企业和缅方15家企业签订贸易合同21个,合同金额总计43623万美元,签约项目涉及机电、纺织品、药品、橡胶、农副产品、海产品、矿产等。
中缅边交会成国际区域***易盛会。中缅边交会是由云南省商务厅、德宏州政府和缅甸商务部边贸司在两国边境地区轮流主办的国际区域***易会,至今已成功举办过12届。第十三届中缅边交会以“开放、投资、合作、共赢”为主题。云南省副省长高树勋12月6日在开幕式讲话中提到,中缅边境贸易交易会已发展成为以促进双边贸易和双向投资为目的,集商品展览、经贸洽谈、招商引资、经济合作、文化交流等为一体的国际区域***易盛会。高树勋介绍,随着中国-东盟自贸区全面建成,“孟中印缅经济走廊”跨区域合作的实施,以及中国瑞丽沿边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建设的加快推进,云南省已成为中国面向东南亚、南亚开放重要的窗口,德宏将成为中国向这片区域开放的黄金口岸。
“2012年,德宏州完成对缅贸易13.7亿美元,占中国对缅贸易的20%,占云南省对缅甸贸易的60%以上。预计今年双边贸易额将突破25亿美元,同比增长50%以上。”德宏州委副书记、瑞丽国家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党委书记、主任王俊强说。据了解,自2001年首届边交会成功举办以来,瑞丽口岸贸易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2012年口岸进出口贸易总额突破130亿元,在全省率先突破百亿大关;出入境人流量突破1000万人次,出入境车流量突破200万辆次,三项指标均名列全省第一,边交会的引领作用十分明显,瑞丽口岸贸易优势逐步凸显。缅甸联邦共和国商务部副部长彬山博士表示,中缅边交会的举办极大提升了中缅双方的经贸合作,促进了中缅双方的经济文化交流。
缅甸展位为历届之最。12月7日,记者在德宏州瑞丽市姐告国际会展中心看到,展厅里人头攒动,在一些缅甸日用品和农产品展位前,不少顾客驻足抢购。“自2001年首届边交会至今,我们已经参加了13届,13年来我们的产品在不断丰富,销售量也在不断增加,这与瑞丽的快速发展也有着关系。”缅甸欧亚经贸公司的余丽珊告诉记者,“此次展会,最明显的就是人,不止是顾客多了,前来参展的商家有不少老熟人,但也多了一些新面孔。”来自缅甸木姐的黄先生是代表缅甸联盟大米协会首次参展。“我们的大米非常好吃,口感好,不黏。”黄秘书长用稍显生涩的中文向过往的客人们推介缅甸大米。
据德宏州瑞丽市姐告管委副主任杨仕勇介绍,本次边交会共设室内标准展位518个,其中中方展位462个,缅甸展位56个。这是中方举办历届中缅边交会上,缅方参展展位最多的一次。”杨仕勇介绍,此次缅方组织了36家企业,在56个标准展位上展出,主要展品有水产品、农副产品、红木制品、日用品、珠宝玉石及宝石画、工艺品、水果、传统药和橡胶等。
探索举办国家级“孟中印缅商铺交易会”。近年来,边交会影响力在不断扩大,目前已经吸引了印度、泰国、孟加拉、韩国、越南和中国港台等国家和地区企业加入。杨仕勇介绍,当前的中缅边交会仅为省级层面的区域性展会,随着缅甸新政府经济改革的深入推进,现有的边交会规模和办会层次、内容已远远不能满足试验区发展需求。为了适应经济全球化新形势,推动对内对外开放,促进相互合作,下一步瑞丽将抓住试验区这一历史发展机遇,以及“孟中印缅经济走廊”跨区域合作的实施,从国家层面上提升现有边交会的规格,积极争取东南亚和南亚更多的国家前来参与,探索举办国家级的“孟中印缅商铺交易会”,增加举办“孟中印缅经济论坛”或“中国(瑞丽)边境经济高端论坛”,从而逐步发展成辐射东南亚、南亚国家区域性国际展会和交流平台。
签约金额超4亿美元,金额最高项目超1亿美元。在此次边交会上,双方还签订了21个项目,签约的中缅双方企业各15家,签约金额总计43623万美元。其中进口项目签约金额达19105万美元,出口项目金额达13328万美元,招商引资项目签约金额为5090万美元,中缅联合开发项目签约金额达6100万美元。瑞丽市副市长散孟介绍,此次签订的合同项目种类多样,中国出口产品主要是机电、化学品、药品、纺织品以及手机;进口产品主要是橡胶、海产品、铅锌矿和农副产品。在此次签约项目中,瑞丽市三联有限公司与缅甸东山国际有限公司就矿山联合开发、铅锌矿进口达成合作意向,项目签约金额达15358万美元,成为此次签约中合同金额最高的项目。瑞丽国家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党委副书记、瑞丽市委书记蔡四宏
《总规》批7600多亿项目规划总盘子。欢迎企业家关注四大产业。在12月7日的第十三届中缅边交会中缅经贸(瑞丽)论坛上,瑞丽国家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党委副书记、瑞丽市委书记蔡四宏对瑞丽的优势进行了介绍,并提到希望各位商界精英重点关注并参与瑞丽试验区四个方面的产业建设。蔡四宏介绍,2012年7月,国务院正式批准《瑞丽国家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建设实施方案》,提出要通过5-10年的努力,把瑞丽国家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建设成为中缅边境经济贸易中心、西南开放重要国际陆港、国际文化交流窗口、沿边统筹城乡发展示范区和睦邻安邻富邻示范区。2013年8月,国家发改委批准了《云南瑞丽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建设总体规划》,确定了7600多亿的项目规划总盘子,展现了试验区发展的广阔前景。
蔡四宏在论坛上详细的介绍了瑞丽的区位优势、政策优势和开放优势等。蔡四宏还在讲话中提到,希望各位商界精英重点关注并参与瑞丽试验区四个方面的产业建设,这四个产业分别是以机械制造、机电产品、电子产品和农副产品等加工制造为重点的进出口加工产业;二是以大通道大枢纽大平台为主要特点的商贸流通服务产业;三是以咖啡、坚果、柠檬、石斛和传统农业等为重点的生物特色优势产业;四是以跨境旅游、温泉度假、康体休闲、民族文化和免税购物等为重点的旅游文化产业。
缅甸投资与公司注册司司长吴昂奈乌:“现在是到缅甸投资兴业最佳时期”“中国现在是缅甸最大的经济贸易伙伴,也是对缅甸投资的33个国家中投资最多的国家,是缅甸最重要的合作伙伴 。”在12月7日的第十三届中缅边交会中缅经贸(瑞丽)合作论坛上,缅甸投资与公司注册司司长吴昂奈乌介绍,“现在是到缅甸投资兴业最佳时期,缅甸邀请中方企业家到缅甸投资、发展,缅甸将优先考虑工业投资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