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3月30日电 (邹立杨 田梓辛 任小冷)“今年存栏上千只跑山土鸡,等到年底售完,纯收入能有3万余元。”30日一大早,泸州市纳溪区白节镇玉水村6社脱贫户吴知金端着一盆玉米,熟练地向满山的鸡群抛撒玉米粒,一群毛色鲜亮、体态均匀的土鸡迅速围拢过来。
“我的鸡就养在这山坡上,纯属土法喂养,养殖时间长,目前卖50元一公斤,供不应求。”提起养鸡,吴知金信心满满,侃侃而谈。据了解,吴知金是远近闻名的养鸡“达人”,他家的跑山土鸡都是散养在自家林地山坡上,养殖周期较长,一般为8个月至一年,体重能达到3-4斤,除了吃谷子、玉米、麦麸等,还吃虫子、青草,他养的鸡肉质紧实、鲜香、无腥味、在当地十分有名。
今年58岁的吴知金,在养殖跑山土鸡前没有固定收入,靠赶场天到养鸡场进一点小鸡苗卖,紧紧巴巴地过日子。2013年9月,突如其来的一场疾病――脑梗,让这个贫苦的家庭雪上加霜,两年的治疗期不仅花光了吴知金全部的积蓄,还欠下了近十万的外债。需要长期吃药控制病情的吴知金,对往后的路愁白了头。
2015年,吴知金一家被识别为贫困户。看着住在危房里的吴知金一家,当地镇村干部看在眼里,急在心里。“自从我家被确认为贫困户后,镇村干部多次入户了解情况,宣讲政策,协调危房改造,和我说脱贫的事,说发展产业的事。”吴知金说,和他结对的扶贫干部雷淑谦了解到他之前还有点养鸡技术,制定了发展特色养殖的脱贫措施,带着他去参加养殖技术培训班,让他通过养殖土鸡脱贫致富。“鸡苗、启动资金等,他们帮我想办法解决,我只管养鸡。”吴知金说。
听说有这样的好政策,还有镇村帮扶干部的真心帮助,吴知金那颗被磨灭的心又重新萌发了希望。不久,35100元的D级危房改造补贴到位,由政府贴息的两万元扶贫贷款也划到了吴知金的银行账户上。
“我一定要干出一个样子来。”吴知金下定决心。他起早贪黑,在山坡上拉起围栏、搭建鸡舍,到泸州找养鸡能手学习技术,付出是常人的几倍,但他心里乐滋滋的。鸡苗进来的当天,吴知金和老伴两个人,一直忙到次日凌晨4点多。早上六点,又跑进鸡舍喂水,加食……
为节约孵化成本,吴知金购买了一台自动孵化机,每次能孵化约600只鸡苗。可自己孵化的鸡苗成活率总是不高,让吴知金很是苦恼。白节镇农服站负责人黄鑫在得知这一情况后,立即赶到吴知金的鸡舍查看情况,寻找问题症结所在。在农服专家的帮助下,吴知金学会了鸡苗疫苗连续注射技术,鸡舍保温技术等,鸡苗存活率大大提高。吴知金的养殖技术,从陌生到熟悉,从熟练到精通,跑山土鸡的养殖逐渐步入正轨。有了技术和经验,这拨鸡让他净收1.5万元,因生病住院治疗而负的债也还上了一部分。初尝甜头,吴知金信心更足了,修整鸡舍,扩大规模,目前已有1100余只。
“如今我们看上了大电视,用上了洗衣机,家里已经被各种家具家电塞得满满的了。”吴知金的老伴冒洪银喜滋滋地说,如今住上了新房子,靠着丈夫的养鸡收入,家里的日子越过越好。他们家的幸福指数正噌噌噌地往上升,谱写了一段新时代“致富代码”。(完)
(作者:邹立杨 田梓辛 任小冷)